[发明专利]蜂王交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8880.4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7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显;吴贵辉;黄伦;李龙;李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49/00 | 分类号: | A01K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王 交尾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王交尾系统,包括筒状的风洞主体,风洞主体的一端设有供蜂王和雄蜂进入风洞主体内部的第一开口,位于风洞主体另一端的第二开口设有用于向风洞主体内部鼓风的鼓风装置,风洞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可沿第二开口至第一开口方向移动展示视觉动态图案的视觉流图案层,第一开口处设有向风洞主体内侧延伸的起飞平台,风洞主体的下侧设有可开合的蜂王捕获口。本发明采用风洞式室内交尾的方式,可以使用准确选择的雄蜂与蜂王交尾,保证后代蜜蜂优良性状,同时,利用气流和视觉流图案层的共同作用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促使蜂王和雄蜂在飞行状态下顺利交尾,提高交尾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蜜蜂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王交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蜜蜂育种工作中,主要采用自然交尾或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二者都存在很大缺点:
1)自然交尾:蜂王与雄蜂在空中交尾,雄蜂来源无法控制,容易造成后代蜜蜂性状退化;
2)人工授精:作为一种昆虫,针对蜜蜂的人工授精技术难以掌握,从业人员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获得成功;一般的从事养蜂生产的蜂农完全无法操作;人工授精需要采集雄蜂的精液,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另外,我国的本地蜂种——中蜂,如果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成功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育种的准确性和提高蜂王与雄蜂的交尾成功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育种的准确性以及提高蜂王与雄蜂的交尾成功率的蜂王交尾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蜂王交尾系统,包括筒状的风洞主体,所述风洞主体的一端设有供蜂王和雄蜂进入所述风洞主体内部的第一开口,位于所述风洞主体另一端的第二开口设有用于向所述风洞主体内部鼓风的鼓风装置,所述风洞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可沿所述第二开口至所述第一开口方向移动展示视觉动态图案的视觉流图案层,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向所述风洞主体内侧延伸的起飞平台,所述风洞主体设有可开合的蜂王捕获口。
优选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统中,所述风洞主体内部包括沿轴向分布的视觉流调节区域和交尾区域,且所述视觉流调节区域和所述交尾区域沿所述第一开口至所述第二开口方向依次布置,所述视觉流调节区域的内壁设有所述视觉流图案层。
优选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统中,所述交尾区域的内壁设有可沿所述第二开口至所述第一开口方向移动展示视觉动态图案的动态图景层。
优选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统中,所述视觉流图案层包括铺设于所述风洞主体内壁的循环幕布。
优选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统中,所述视觉流图案层包括铺设于所述风洞主体内壁的电子显示屏幕。
优选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统中,所述风洞主体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内部设置有雄蜂信息素释放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统中,所述风洞主体上设置有仿太阳光灯。
优选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统中,所述风洞主体内设置有风速检测装置,所述风洞主体外壁设置有与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相连的风速显示装置,所述鼓风装置连接有风速调节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统中,所述风洞主体内设置有气温检测装置,所述风洞主体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气温检测装置相连的气温显示装置,所述鼓风装置连接有气温调节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蜂王交尾系统中,所述风洞主体的筒壁开设有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88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合式蜜蜂继箱
- 下一篇:一种水产动物的蜂巢式水底遮蔽物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