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朵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9129.6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9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香耳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5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菊朵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具体说是一种菊朵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冲泡茶水饮用是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习惯,传统的茶叶有绿茶、红茶、花茶等各种不同的品种,在现实生活中,可根据不同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选择饮用,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场会根据需要生产冲泡后形成菊花朵式的茶叶,但这种菊花朵式的茶叶一般为单一品种的茶叶集束加工而成,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需求,更多品种和更贴近生活需要的产品已经成为人们丰富生活的追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菊朵茶的制作方法,冲泡后可形成菊花杂式的茶叶形状,但茶水可为两种不同色泽的混合,可形成“黄绿透亮”状态的茶水。
本发明用传统方法采摘鲜茶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
以绿茶和黄金芽两种茶叶品种为原材料:
步骤1、用传统方法分别采摘两种品种的鲜茶叶,采摘时,要一芽一叶的采摘;
步骤2、将采摘的两种鲜茶叶分别用传统方法进行杀青处理;
步骤3、将上述杀青处理后的茶叶进行条形理直处理;
步骤4、将理直后的两种茶叶按80~100根各50%配比选择后将叶尖对齐用细线在整长度的1/2处捆扎集束,捆扎时剪去展开的叶片,保留单芽和茶梗;
步骤5、将捆扎集束后的茶叶上下两端向中间挤压,手工整理为饼状;
步骤6、将饼状茶叶平放在竹制筛内,根部向下,上方用竹板压紧使之定型,一起放入烘箱在80~90℃状态定型烘干处理;
步骤7、将上述烘干后的饼状茶叶取出,手工修剪整齐,再次放入竹制筛内,在不施压状态烘干50分钟即为成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6中定型烘干时间为20分钟。
步骤7中不施压状态继续烘干50分钟,其烘干时温度为90~100℃。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由于选用两种不同的茶叶品种混合生产,加之生产工艺简单可靠,所产茶叶冲泡后,可在杯内形成菊花杂式的形状,冲泡的茶水为翠绿和金黄两种色泽,使之具有“金玉良缘”的佳称,非常适合现在形势的需要,解决了传统菊花朵式单一品种,无法形成两种混合茶水不能满足市场进一步需求的问题,科学简单,有利市场更好的开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绿茶和黄金芽两种茶叶品种为原材料:
步骤1、用传统方法分别采摘两种品种的鲜茶叶,采摘时,要一芽一叶的采摘;
步骤2、将采摘的两种鲜茶叶分别用传统方法进行杀青处理;
步骤3、将上述杀青处理后的茶叶进行条形理直处理;
步骤4、将理直后的两种茶叶按80根各50%配比选择后将叶尖对齐用细线在整长度的1/2处捆扎集束,捆扎时剪去展开的叶片,保留单芽和茶梗;
步骤5、将捆扎集束后的茶叶上下两端向中间挤压,手工整理为饼状;
步骤6、将饼状茶叶平放在竹制筛内,根部向下,上方用竹板压紧使之定型,一起放入烘箱在80℃状态定型烘干处理;
步骤7、将上述烘干后的饼状茶叶取出,手工修剪整齐,再次放入竹制筛内,在不施压状态烘干50分钟即为成品。
步骤6中定型烘干时间为20分钟。
步骤7中不施压状态继续烘干50分钟,其烘干时温度为90℃。
实施例2
以绿茶和黄金芽两种茶叶品种为原材料:
步骤1、用传统方法分别采摘两种品种的鲜茶叶,采摘时,要一芽一叶的采摘;
步骤2、将采摘的两种鲜茶叶分别用传统方法进行杀青处理;
步骤3、将上述杀青处理后的茶叶进行条形理直处理;
步骤4、将理直后的两种茶叶按90根各50%配比选择后将叶尖对齐用细线在整长度的1/2处捆扎集束,捆扎时剪去展开的叶片,保留单芽和茶梗;
步骤5、将捆扎集束后的茶叶上下两端向中间挤压,手工整理为饼状;
步骤6、将饼状茶叶平放在竹制筛内,根部向下,上方用竹板压紧使之定型,一起放入烘箱在85℃状态定型烘干处理;
步骤7、将上述烘干后的饼状茶叶取出,手工修剪整齐,再次放入竹制筛内,在不施压状态烘干50分钟即为成品。
步骤6中定型烘干时间为20分钟。
步骤7中不施压状态继续烘干50分钟,其烘干时温度为95℃。
实施例3
以绿茶和黄金芽两种茶叶品种为原材料:
步骤1、用传统方法分别采摘两种品种的鲜茶叶,采摘时,要一芽一叶的采摘;
步骤2、将采摘的两种鲜茶叶分别用传统方法进行杀青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香耳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香耳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9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茶叶热风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