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受管理的连接性的光学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9720.1 | 申请日: | 2014-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3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塞勒·D·彼得森;布鲁斯·奥格伦;斯科特·C·西弗斯;托马斯·马克勒;克里斯·查尔斯·泰勒;马克·梅雷迪恩;小詹姆斯·约瑟夫·埃伯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ADC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泰科电子公司;泰科电子英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H04Q1/02;H04Q1/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琛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管理 连接 光学 组件 | ||
一种适配器组件包括单件式或两件式的限定凹部的多纤适配器,触点组件设置在该凹部中。适配器组件可以设置在适配器块组件或盒中,所述适配器块组件或盒可以安装至可移动托盘。设置在适配器块组件中的适配器的两个端口都是可访问的。设置在盒中的每个适配器的仅一个端口是可访问的。电路板可以安装在块组件或盒中,以在触点组件与数据网络之间提供通信。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80019610.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2014年2月5日;发明名称:具有受管理的连接性的光学组件)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作为PCT申请于2014年2月5日递交,并要求2013年2月5日申请的、发明名称为“具有受管理的连接性的光学组件”的美国专利申请US61/761,048和2013年7月8日申请的、发明名称为“具有受管理的连接性的光学组件”的美国专利申请US 61/843,733以及2014年1月31日申请的、发明名称为“具有受管理的连接性的光学组件”的美国专利申请US14/170,157的优先权,此处所述公开通过引用被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在通信基础设施中,各种通信装置能够被用于在通信网络中转换、交叉互联和互相连接通信信号传输路径。一些这样的通信装置被安装在一个或多个设备支架上,以允许在可用于设备的有限空间中实现有组织的、高密度的安装。
通信装置能够被组织进通常在设备的若干项目之间包括数个逻辑通信线路的通信网络中。通常,采用数件物理通信介质来实施单个逻辑通信线路。例如,在电脑和诸如集线器或路由器的互联网络装置之间的逻辑通信线路能通过如下方式实施。第一线缆将电脑连接到安装在墙上的插座。第二线缆将墙上安装的插座连接到接线板的端口,并且第三线缆将互联网络装置连接到接线板的另一个端口。“接插线”将这两者交叉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通常采用多段物理通信介质来实施单个逻辑通信线路。
网络管理系统(NMS)通常已知为存在于通信网络中但通常不具有与用于实施逻辑通信线路的具体物理层介质(例如通信装置、光缆、耦合器等)有关的信息的逻辑通信线路。的确,网络管理系统通常不具有能力显示或以其它方式提供关于如何在物理层水平上实施逻辑通信线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提供物理层管理能力的通信连接器组件和连接连接器装置。根据某些方面,本公开涉及光纤连接器组件和触点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一个示例性的触点组件包括触点构件,该触点构件连接到外壳主体上,以使得触点构件的第一端从主外壳的第一端延伸并且触点构件的第二端从主体外壳的第二端延伸。每个触点构件的第一端限定第一接触表面,每个触点构件的第二端限定从主外壳向外延伸至第二接触表面的延伸部;并且每个触点构件的第二端还在第二接触表面的与延伸部的相反侧限定第三接触表面。延伸部相对于主外壳成角度,以使得触点构件的相邻的第二接触表面定位得比触点构件的相邻的第一接触表面互相更靠近。
在一个示例中,主外壳包括桩。在一个示例中,主外壳二次成型在触点构件上。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三接触表面在与第二接触表面相反的方向上限定曲线。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主外壳被连接到光适配器上,以使得触点构件的至少第二接触表面在光适配器内部是可访问的。
根据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光适配器组件包括(a)光适配器;(b)安装凹部;和(c)设置于安装凹部的相对端上的平行肋部。适配器限定相对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光学插头连接器可以容纳在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处。光适配器还具有在相对端口之间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端。安装凹部被限定在适配器的第一端中。安装凹部沿位于安装凹部的相对端之间的长度延伸。安装凹部具有表面,该表面相对于第一端凹陷,并且被构造为接收触点组件。安装凹部还限定通过该表面的第一孔,该第一孔通向光适配器的内部孔。平行肋部设置在安装凹部的相对端上。所述肋部在小于安装凹部的大部分长度的长度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DC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泰科电子公司;泰科电子英国有限公司,未经ADC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泰科电子公司;泰科电子英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9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