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嘧菌酯和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0141.9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9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白杰;郭崇友;杨琴;邢刚;孙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8 | 分类号: | A01N43/88;A01N37/5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李晓峰 |
地址: | 2113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氟嘧菌酯 烯肟菌胺 杀菌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嘧菌酯和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以氟嘧菌酯和烯肟菌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氟嘧菌酯与烯肟菌胺的质量比为70:1~1:50。该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病害,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本发明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可以用于防治白粉病、小麦颖枯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水稻纹枯病、黄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苹果白粉病、番茄早疫病、梨黑星病等真菌病害,效果好于单剂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以氟嘧菌酯和烯肟菌胺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氟嘧菌酯具有速效和持效期长双重特性,对作物具有很好的相容性,适当的加工剂型可进一步提高其通过角质层进人叶部的渗透作用。尽管它通过种子和根部的吸收能力较差,但用作种子处理剂时,对幼苗和种传和土传病害虽具有很好的杀灭和持效作用,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等数十种病害均有很好的活性。
烯肟菌胺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与环境生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对由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白粉病、锈病防治效果卓越。可用于防治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黄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香蕉叶斑病、番茄早疫病、梨黑星病、草莓白粉病、向日葵锈病等多种植物病害。同时,对作物生长性状和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提高产量。
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续的药剂选择压力下逐年上升,单剂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植物病害防治面临着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含氟嘧菌酯与烯肟菌胺的植物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真菌引起真菌病害上的应用,尤其是在防治小麦颖枯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水稻纹枯病、黄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苹果白粉病、番茄早疫病、梨黑星病等真菌病害上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氟嘧菌酯和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以氟嘧菌酯与烯肟菌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氟嘧菌酯与烯肟菌胺的质量比为70:1~1:50,其中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份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组合物中。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氟嘧菌酯与烯肟菌胺的质量比优选为50:1~1:6,进一步优选为50:1~40:1、20:1~5:1、1:4~1:6。
在本发明组合物中,氟嘧菌酯和烯肟菌胺二者占组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0%。优选为5%-70%,进一步优选为1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0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