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级动力机型柴油机机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0399.9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2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长;李强生;范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锦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4 | 分类号: | F02F1/14;F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级 动力 机型 柴油机 机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升级动力机型柴油机机体,属于柴油机机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燃机是一种复杂的能量转换机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类型内燃机的构造及其布置也就各有差异。以柴油作燃料,当空气在气缸内受压缩而产生高温,使喷入的柴油自然,燃气膨胀而作功的内燃机,称为柴油机。我国现生产柴油机的功率覆盖面为2.2-47280KW,柴油机的气缸直径65-900mm,转速5.6-4400r/min。特点:易于起动、操作维护方便、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安装、经济性好、使用范围广,是较理想的动力机械,广泛用作发电、船舶、排灌、汽车、拖拉机和工程机械等动力。
柴油机的机体由汽缸盖、汽缸体、曲轴箱三部分组成。它是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工作的基础,承受发动机的各种负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柴油机机体缺乏动力(由于油道的不合理设计导致进油速率受到限制);此外,柴油机机体的刚度和强度不够,易导致柴油机的气缸变形,引起气缸下部排气、拉缸以及活塞环结焦等问题,无法保证柴油机的可靠运行以及使用寿命。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综合性地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升级动力机型柴油机机体,改善了柴油机机体进油道的速率,提高了机体部件之间的连接刚度和强度,减轻了柴油机机体所承载的各种负荷,保证柴油机的可靠运行及延长来其使用寿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升级动力机型柴油机机体,包括机体本体,所述机体本体顶端设置有盖板,所述机体本体底端设置有加强板;
所述机体本体上设置有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纵向加强筋垂直交错设置;
所述机体本体的内部加工有给各运动件输送润滑油的机油通道,所述机体本体前端设有与柴油机油泵连接的一路机油泵进油孔、二路机油泵进油孔、三路机油泵进油孔、四路机油泵进油孔,以及相对应的一路机油泵出油孔、二路机油泵出油孔、三路机油泵出油孔、四路机油泵出油孔;
所述一路机油泵进油孔、二路机油泵进油孔、三路机油泵进油孔及四路机油泵进油孔相互之间设置有不规则机油连通道,且所述不规则机油连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阀;
所述机体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四个气缸及包围所述气缸的冷却水通,所述机体本体上还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回油接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体本体上还安装有主轴承盖和支撑安装孔,且所述主轴承盖通过螺栓与所述机体本体进行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路机油泵进油孔、二路机油泵进油孔、三路机油泵进油孔、四路机油泵进油孔,以及相对应的一路机油泵出油孔、二路机油泵出油孔、三路机油泵出油孔、四路机油泵出油孔与所述机体本体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本发明中机油经所述机体本体内部的机油泵进油孔直接进入机油泵,再通过所述机油通道将润滑油输送至各个需要润滑的位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升级动力机型柴油机机体,改善了柴油机机体进油道的速率,提高了机体部件之间的连接刚度和强度,减轻了柴油机机体所承载的各种负荷,保证柴油机的可靠运行及弹出来其使用寿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此外,本发明经优化布置多路机油泵进油孔及不规则机油连通道,提高润滑点油压及减少油膜形成时间,这样就使得柴油机的滑油、冷却能力出色,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密封可靠,重量减轻,成本降低;同时,进水阻力大幅减小,不易形成涡旋及气阻,流速加快同时,冷却面积加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升级动力机型柴油机机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锦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锦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03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