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测定乌榄叶中六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1129.X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吕竹芬;董艳芬;梁燕玲;方小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测定 乌榄叶中六种 成分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乌榄叶中六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样品溶液制备:将乌榄叶干燥粉碎后,对粉粹后的乌榄叶进行超声提取后定容过滤得到样品溶液;步骤2:制备对照品溶液;所述的对照品溶液中含有已知量的绿原酸、牡荆素、异牡荆素、金丝桃苷、芦丁和槲皮素;步骤3:色谱分析:将样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后即可计算得到绿原酸、牡荆素、异牡荆素、金丝桃苷、芦丁和槲皮素在乌榄叶中的含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测定乌榄叶中六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可更为直观快速有效地测定乌榄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检测精度和准确性高,重复性好,为乌榄叶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乌榄叶的测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测定乌榄叶中六种成分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又名黑橄榄,木威子,是木本油料兼果用常绿乔木树种,在植物分类上属于橄榄科橄榄属,原产于我国华南地区,广泛分布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其根、叶、种仁均可入药,民间常将其用于治疗风湿腰腿痛、手足麻木、胃痛、汤火伤。
乌榄叶简单易得,经济效益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通过大鼠离体血管环灌流、颈动脉插管和离体心脏灌流等方法,发现乌榄叶提取液具有快速短效的降压作用,且其降压效果与持续时间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而提高且延长;同时其还具有明显的减慢心率、稳定和增加冠脉流量等心血管方面的作用。
研究结果提示乌榄叶提取液中存在具有作用于心血管的活性物质,而在成分分析方面,已有的对乌榄叶的研究报道主要在挥发油上,而其他化学成分研究暂未见相关报道,物质基础存在大片空白。
此外,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绿原酸、牡荆素、异牡荆素、金丝桃苷、芦丁和槲皮素均具有抗氧化、抗癌、保护心血管系统等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良好应用前景。在含量测定方面,目前尚未公开记载同时测定绿原酸、牡荆素、异牡荆素、金丝桃苷、芦丁和槲皮素这六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乌榄叶中六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具体来说,该六种成分为绿原酸、牡荆素、异牡荆素、金丝桃苷、芦丁和槲皮素,本发明的方法可更为直观快速有效地测定乌榄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检测精度和准确性高,重复性好,为乌榄叶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同时测定乌榄叶中六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样品溶液制备:将乌榄叶干燥粉碎后,对粉粹后的乌榄叶进行超声提取后定容过滤得到样品溶液;
步骤2:制备对照品溶液;所述的对照品溶液中含有已知量的绿原酸、牡荆素、异牡荆素、金丝桃苷、芦丁和槲皮素;
步骤3:色谱分析:将样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后即可计算得到绿原酸、牡荆素、异牡荆素、金丝桃苷、芦丁和槲皮素在乌榄叶中的含量;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速为1mL/min;
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20μL;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梯度洗脱;采用外标法定量,色谱图记录与处理由工作站完成,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不低于800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步骤1具体为:
将乌榄叶干燥粉碎,过二号筛;
精密称定乌榄叶粉末0.5g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体积百分数为50%的甲醇水溶液50mL,密塞浸泡30min后超声30min,静置冷却;
加入体积百分数为50%的甲醇水溶液补足失重,摇匀,过滤;取续滤液过0.22μm微孔滤膜,即得样品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科大学,未经广东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1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