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1410.3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0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叶小斌;杨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留 顶盖 施工 模板 支撑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层的预留洞,在最顶层预留洞洞口相对两侧边处固定型钢梁,两侧型钢梁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次梁,次梁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型钢梁上,两侧型钢梁之上架设支撑脚手架,所述支撑脚手架的底座分别设置于两侧型钢梁上;支撑脚手架顶部设置两根板下支撑梁,两根板下支撑梁正对两根型钢梁,且两根板下支撑梁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板下次梁,板下次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根板下支撑梁上;所述板下支撑梁、板下次梁之上设置模板。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留洞顶盖现浇施工时设置落地式支模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为预留洞顶盖现浇提供支撑同时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建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大型综合体项目的土建施工中,主体结构的中间层会出现有连续若干层是大面积预留洞的情况,比如自动扶梯的预留洞、中庭镂空预留洞等,这部分预留洞通常面积较大。现有技术中,预留洞顶部的混凝土顶盖在进行现浇施工时,底部模板支撑架仅能按照常规方式,采取落地式支模架,通常会是高度很高的的超高架体,架设复杂、费工费时,同时由于高度太高,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留洞顶盖现浇施工时设置落地式支模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为预留洞顶盖现浇提供支撑同时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层的预留洞,在最顶层预留洞洞口相对两侧边处设置固定的型钢梁,两侧的型钢梁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次梁,次梁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型钢梁上,两侧的型钢梁之上架设支撑脚手架,所述支撑脚手架的底座分别设置于两侧的型钢梁上;支撑脚手架顶部设置两根板下支撑梁,两根板下支撑梁正对两根型钢梁,且两根板下支撑梁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板下次梁,板下次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根板下支撑梁上;所述板下支撑梁、板下次梁之上设置模板。
针对现有技术中预留洞顶盖现浇施工时设置落地式支模架时,架设复杂、费工费时、同时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在若干层大面积预留洞之中最顶层的预留洞上设置,包括在最顶层预留洞洞口相对的两内侧边固定型钢梁作为支撑的主梁结构,型钢梁固定在预留洞侧壁上,即能够确保型钢梁的稳固可靠。两根型钢梁之间连接若干次梁,次梁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型钢梁上且若干次梁均匀分布。通过次梁将最顶层的预留洞洞口进行封隔,使得该洞口形成条纹状支撑结构,由于次梁与型钢梁固定连接,因此通过若干的次梁将两侧型钢梁连接在一起,使得次梁、型钢梁成为牢固的整体结构,提高脚手架下部的支撑能力。两侧型钢梁之上架设支撑脚手架,支撑脚手架的两侧底座分别设置于两侧型钢梁上,此外,支撑脚手架的其他底部端头也可以根据需要固定在次梁上,使得连接更加牢固。支撑脚手架顶部设置两根板下支撑梁,用于支撑现浇模板,两根板下支撑梁正对两根型钢梁,以确保上下主载荷位于相同竖直面上,由板下支撑梁与型钢梁进行主要的支撑。两根板下支撑梁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板下次梁,板下次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根板下支撑梁上,即是通过若干根板下次梁将两根板下支撑梁连接成一体,同时通过板下次梁为上部的模板提供安放支撑的位置,从而使得模板及其上方浇筑水泥时的重量通过板下次梁传递至板下支撑梁,再通过脚手架传递至型钢梁,由型钢梁将其传递至预留洞周围的混凝土结构中,从而通过最顶层预留洞周围的混凝土主体对模板进行支撑,不用再采取传统方式从底层地面搭设落地式支模架进行支撑,降低了架设支撑架的复杂性和难度,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材料用量与架设时长,解决了搭设超高支撑架所导致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了为预留洞顶盖现浇提供支撑同时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型钢梁与预留洞侧壁通过钢筋锚固连接。以确保作为主承载的型钢梁与预留洞侧壁的混凝土之间连接稳固可靠。用于锚固的钢筋预设在混凝土内或通过后置方式植入均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柱支撑的混凝土楼盖高支模体系
- 下一篇:旋转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