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挤压模具的焊接修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1502.1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5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冯帮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宏佳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B23P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5006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模具 焊接 修复 工艺 | ||
1.一种挤压模具的焊接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对废弃模具进行失效分析,确定是何种失效形式,先从宏观上进行观察,确定失效位置与失效面积,再对失效部位进行线切割,对其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失效形式;
(2)针对不同的缺陷选择不同的焊接修复原则,对于一些刃口非常小的磨损,可以选择工作带局部修复,而对于比较大的磨损、崩裂和塌陷等缺陷,则需要进行整体修复;
(3)针对上述工作带的缺陷形式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在此处焊接方法主要选择有CMT焊接和电脉冲低温焊接两种;
(4)对焊接后的组织进行理化性能分析,观察金相及显微组织,测量焊缝的硬度及焊缝周边的残余应力等,对焊接修复后的模具进行摩擦磨损的实验,检查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
(5)对焊接完成的工作进行加工与后处理,主要是线切割出合适的尺寸,并进行打磨抛光,使其满足实际生产所需的尺寸;
(6)对修复后的模具进行试模及现场的实际挤压,将挤压结果与焊后的组织分析相结合,对焊接的参数进行修改,从而得到合适的焊接参数对模具进行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的焊接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对于一些刃口非常小的磨损,可以选择工作带局部修复,用相对比较细的8407或H13钢焊丝;而对于比较大的磨损、崩裂和塌陷等缺陷,先将缺陷处进行打磨,再进行整体的堆焊,堆焊完成后线切割出工作带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的焊接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如果工作带缺陷比较规则,并且修复的模具数量比较多,可以选择CMT机器人自动焊接,根据缺陷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送丝速度与焊接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的焊接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如果工作带缺陷不规则,修复的模具数量不算太大,可以选择电脉冲低温焊接技术,再根据工作带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脉冲放电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的焊接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步骤(6)中修复后模具的挤压结果进行分析,并反馈至步骤(1),以便于后期制作焊接修复技术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宏佳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黄石市宏佳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5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