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动挡烟垂壁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1526.7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1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涛 |
主分类号: | A62C2/24 | 分类号: | A62C2/24;A62C2/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傅朝栋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挡烟垂壁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动挡烟垂壁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挡烟垂壁是用不燃材料制成,安装在建筑顶棚、横梁或吊顶下,能在火灾时形成一定的蓄烟空间的挡烟分隔设施。其主要作用是在火灾时阻挡烟雾在建筑顶棚、横梁或吊顶下的横向扩散,并将其约束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以便于烟气及时通过该区域内的排烟设施排出。
挡烟垂壁分为固定式挡烟垂壁和活动式挡烟垂壁。
固定式挡烟垂壁一般不小于500mm高,并安装在顶棚、横梁或吊顶下方。由于固定式挡烟垂壁为固定结构且占用较多高度,影响建筑净高和观感,尤其对部分层高较低的建筑,若设置使用固定式挡烟垂壁,甚至会影响人员从其下方通过。
活动式挡烟垂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固定式挡烟垂壁占用建筑高度的问题。该种挡烟垂壁平时为收起状态,隐藏在吊顶上方,火灾时自动将垂壁放下,亦可起到挡烟的作用。如申请号为201510185757.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消烟挡烟垂壁,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块挡烟板和设置于挡烟板的喷雾头;相邻的挡烟板之间可伸缩地套接在一起。申请号为201610620309.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伸缩的固定式挡烟垂壁,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框架,彼此之间可以实现滑动。尽管这些挡烟垂壁的垂壁平时为收起状态,不会影响吊顶下方的建筑高度,但是由于其活动部件安装在吊顶上方,即使垂壁为收起状态时,依然会占用较多的吊顶高度,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吊顶内部其它管道的安装。而且,由于挡烟垂壁通常安装于吊顶上,因此在火灾发生情况下,用户往往没有时间也没有工具去控制位于该高度的这些机构,无法实现真正的阻挡烟雾的效果。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提供了另外的一些改进方案,但为了使垂壁可以上下活动,该种挡烟垂壁往往结构复杂,甚至会配有电机等装置,导致造价高昂。例如,申请号为201220443689.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挡烟垂壁通过牵引绳牵引底托实现垂壁的收放。除造价因素之外,此类设备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方面由于牵引所需的电机的存在,整个挡烟垂壁的厚度无法控制,不利于美观;另一方面,电机等电气设备在火灾发生时需要承受较高的温度,很容易造成电机的损坏,使其无法正常运转并下放挡烟垂壁。因此,基于目前现有技术中挡烟垂壁存在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加优化的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活动式挡烟垂壁厚度过大、成本过高及无法在火灾发生时准确、自动下放的技术问题,并提供一种活动挡烟垂壁。本发明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活动挡烟垂壁,包括顶板、柔性挡烟垂壁、底板和热熔断元件,所述的柔性挡烟垂壁两端分别固定于顶板和底板上,并随两块板的距离变化而伸缩;所述的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限位件,用于限制底板相对于顶板发生距离增大的位移;所述的限位件中包括受热发生熔断的热熔断元件,且热熔断元件用于在熔断时消除限位件对底板的限制。
本发明中,柔性挡烟垂壁是指用不燃材料制成的非刚性层状设施,如不燃布、耐火纤维布等。热熔断元件是指在所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会通过膨胀、熔化等方式作出反馈的结构,其达到一定温度后会在一定部位发生熔断。本发明中的熔断是指元件在处于一定温度后,能够通过自身熔化或者在某一部分产生断裂面的形式使热熔断元件本身分离为至少两半独立结构的过程。
该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在没有火灾的常规情况下,顶板固定在建筑物的吊顶或楼板底部等位置,限位件两端分别连接顶板和底板,对其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进行限制,使底板无法落下;而柔性挡烟垂壁则层叠或卷曲收缩于两块面板之间。当发生火灾时,热熔断元件感应到温度的变化,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后发生断裂、熔融、破碎等熔断现象,使限位件上起到限制底板垂直位移的部件脱离顶板的约束,底板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同时带动柔性挡烟垂壁伸展,形成一块能够阻挡火灾烟雾水平方向蔓延的挡烟垂壁。
但该技术方案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最基础的方案,还可以基于该方案提供多种形式的优选方式,下面针对这些优选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涛,未经孙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