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近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2076.3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1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近 检测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近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大多数终端上都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的设置是为了在用户将终端显示屏靠近耳部进行通话时,防止用户的脸部误触发显示屏。当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若接近传感器判断出用户将显示屏靠近耳部,那么终端会控制显示屏进入休眠状态。
终端显示屏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接近传感器一般设置在终端显示屏顶部的非显示区域。然而,由于接近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因此接近传感器的体积较大。这就要求在终端显示屏上预留较大面积的非显示区域。这会降低终端显示屏的屏占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近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能提高终端显示屏的屏占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近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屏、外壳以及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外壳的边框处开设有功能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容纳于所述功能孔,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终端进入通话状态时,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温度值;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所述预设温度范围为人体体表的温度范围;
若判断出所述第一温度值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则控制终端显示屏进入休眠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近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屏、外壳以及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外壳的边框处开设有功能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容纳于所述功能孔,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终端进入通话状态时,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温度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所述预设温度范围为人体体表的温度范围;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判断出所述第一温度值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则控制终端显示屏进入休眠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显示屏、外壳、温度传感器以及处理器,在所述外壳的边框处开设有功能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容纳于所述功能孔;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在终端进入通话状态时,获取第一温度值;所述处理器用于当判断出所述第一温度值处于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显示屏进入休眠状态,所述预设温度范围为人体体表的温度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近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当检测到终端进入通话状态时,终端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温度值。该温度传感器容纳在外壳的边框处开设的功能孔。此后,终端可以判断该第一温度值是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该预设温度范围是人体体表的温度范围。若判断出该第一温度值处于该预设温度范围内,那么终端可以控制显示屏进入休眠状态,从而防止用户对显示屏的误触发。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可以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实现接近判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代替接近传感器实现接近检测,而该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终端边框上,而不需设置在显示屏上,从而可以减少对显示屏面积的占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终端显示屏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中功能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中功能孔的另一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中功能孔的又一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中功能孔的再一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近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近检测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近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近检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以下将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近检测方法,该接近检测方法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包括显示屏、外壳以及温度传感器,在该外壳的边框处开设有功能孔,该温度传感器容纳于该功能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20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返修黏胶型电加热系统
- 下一篇:会议多媒体近距离操作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