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污河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电动吸附提取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2099.4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3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欧;谢湉;和利钊;覃当麟;郑子健;李琼;董小龙;张德明;周永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污 重金属 污染 电动 吸附 提取 方法 设备 | ||
1.排污河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电动吸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先制作底泥处置槽,然后在底泥处置槽体内以垂直插入方式固定重金属吸附材料填充柱,并在底泥处置槽体的两侧分别以垂直插入方式安装正电极和负电极;
2)再向底泥处置槽体内添加待处理底泥;
3)然后在底泥处置槽体的上方覆盖活性土壤臭气处理层;
4)将正电极和负电极接通电源运行,同时向活性土壤臭气处理层内通过鼓风机通入空气,并控制活性土壤臭气处理层内的温度在25~35℃,湿度在30%-50%,每隔7~12d更换重金属吸附材料填充柱,直至底泥中重金属含量满足目标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排污河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电动吸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处置槽体采用PVC板材制成长方体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排污河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电动吸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填充柱是由纳米羟基磷灰石制成的长方体状,其数量为多个,且每根重金属吸附材料填充柱以横纵间距5cm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排污河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电动吸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土壤臭气处理层内包括活性土壤,活性土壤由质量百分数为80%的腐殖土和20%的活性炭混合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排污河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电动吸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土壤臭气处理层由下至上依次按均匀布孔的PVC板材、无纺布、活性土壤、均匀布孔的PVC板材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排污河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电动吸附提取方法采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底泥处置槽体和活性土壤臭气处理层,所述底泥处置槽体内固定有数排重金属吸附材料填充柱,底泥处置槽体的两侧垂直安装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正电极与负电极连接直流电源,所述活性土壤臭气处理层置于底泥处置槽体的上方,活性土壤臭气处理层的上下面为均匀布孔的PVC板材,且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均匀布孔的PVC板材、无纺布、活性土壤、均匀布孔的PVC板材;活性土壤臭气处理层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并通过导气管连接鼓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排污河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电动吸附提取方法采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由铁板制成;所述PVC板材上开设直径1cm的圆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排污河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电动吸附提取方法采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填充柱以横纵间距5cm间隔排布固定在底泥处置槽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20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藻联合CANON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化玻璃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