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一字连杆的压脚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3023.3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池;方狄永;蔡钟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镨美科智能刺绣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9/20 | 分类号: | D05C9/20;D05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连杆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绣花机压脚传动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一字连杆的压脚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绣花机机头中配合针杆上的绣针进行刺绣的装置,一般包括压脚装置,现有压脚装置其传动结构一般均是通过在针杆传动装置上分出一个连杆进行同步驱动,这种驱动方式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由于一套传动系统需要带动针杆和压脚两个装置,其负载较重导致设备噪音较大,另一方面针杆和压脚共用一套传动系统其导向的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当然也有将针杆和压脚分开驱动的技术考量,也就是压脚单独通过压脚传动系统驱动但是现实中绣花机机头内部空间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给本领域技术人员预留大量的空间。由此如何实现在机头这个狭小空间内设置压脚传动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对象。另一方面作为一个重要的技术背景压脚一般是套接针杆的可以随着针杆一起向下压脚压布,但是压脚压布其接近布面时的速度是不能太快的理想状态是接近零,太快就会由于压脚压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噪音,而针杆连接的绣针又必须是高速穿透布面的,也就是针杆和压脚两个相互套接的部件必须产生两种速度,目前就是通过上述的压脚装置驱动和针杆驱动两个驱动系统来完成两种驱动速度,而压脚的速度是由针杆带动的速度和压脚装置驱动反向的速度之间的差值决定的,这个差值是实时越小越好,现有技术中对于这个差值其一般难以控制,如何控制这个差值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向精确、驱动稳定、噪音较低的具有一字连杆的压脚传动装置。
一种具有一字连杆的压脚传动装置包括主轴驱动的压脚,压脚连接针杆,针杆安装于针杆架上,主轴与压脚之间设有压脚传动装置,所述的压脚传动装置包括连接主轴的凸轮,凸轮驱动一个一字连杆,一字连杆连接有一个开口向上的V形连杆,开口向上的V形连杆配合压脚运动。该种压脚传动装置通过一字连杆配合开口向上的V形连杆结构实现压脚独立的传动系统,不仅提高了驱动的稳定性,而且V形连杆是属于三角形连杆其在凸轮驱动下,上下摆动的幅度非常稳定相对于压脚可以实现差速配合,降低压布噪音。这里的差速配合其完全不同于传统技术,现有的压脚驱动的连杆均是通过差速器固定连接压脚的,也就是压脚受到的针杆带动力和连杆通过差速器传动到压脚上的力均是上下抵消的,这种抵消产生的差速由于针杆的运动速度是曲线变化的,而压脚驱动装置带来的驱动力并不能良好的匹配这种曲线变化的速度。本发明由于采用开口向上的V形连杆配合压脚运动,也就是V形连杆和压脚是可以分离的(传统无法分离),开口向上的V形连杆与压脚的连接端在驱动压脚的过程中呈圆弧形轨迹驱动,也就是本发明的压脚驱动力也是曲线变化的可以与针杆带动的速度实现良好的匹配以此达到压布的静音效果。这里的圆弧形轨迹驱动其圆弧轨迹由凸轮形状决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凸轮侧面设有轨迹槽,轨迹槽内设有滚动体,滚动体连接一字连杆一端,一字连杆中间一端安装孔连接有第一传动轴,一字连杆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开口向上的V形连杆一端,开口向上的V形连杆中间一端安装孔连接有第二传动轴,开口向上的V形连杆另一端驱动压脚运动。该种传动结构由V形连杆中间一端实现转动支撑,而两端进行传动连接,不仅实现了良好的压脚受力运动曲线控制,而且形成上下配合的受力关系,提高传动稳定性和准确性。所述的滚动体运动轨迹位于主轴侧边的轨迹槽内,确保一字连杆稳定的摆动幅度,并且该种侧边式的运动轨迹其摩擦阻力更小,极大的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所述的第一传动轴安装于绣花机机头侧面的侧板上,第二传动轴安装于绣花机机头壳体上;所述的第一传动轴包括贴合侧板的法兰面,法兰面一侧设有配合侧板的安装轴,另一侧设有配合一字连杆中间一端安装孔的连接轴;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一端配合绣花机机头壳体上的安装孔,另一端配合开口向上的V形连杆中间一端的安装孔。该种安装结构将一字连杆和开口向上的V形连杆进行错位安装,提供两个不同的支撑位置,提高安装稳定性和静音效果,这种安装方式解决了传统驱动系统中单一支撑的技术弊端。
所述的压脚分为上下结构的上片和下片,上片和下片之间为一体结构的连接片,连接片上设有套接针杆的针杆孔,上片顶部连接有压脚滑套,压脚滑套套接针杆,压脚滑套与针杆孔形成上下结构的两个同轴导向功能,提高压脚上下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片和下片分别位于针杆的前后两侧,进一步提高压脚上下运行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镨美科智能刺绣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镨美科智能刺绣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3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