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粘结相细颗粒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3592.8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7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启君;张义涛;戴新光;刘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长鹰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2C1/0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颗粒 碳化 硬质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粘结相细颗粒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质量份数将500份WC混合粉、0.15‑0.50份炭黑和500‑1500份合金球置于实验机中干磨4‑10h,转速30‑72r/min,停机4h‑6h后取出混合粉末,真空干燥过筛制得无粘结相粉;步骤(2)、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烧结无粘结相粉,制得的产品硬度HRA≥95.4,密度≥15.30g/cm3,相对密度≥97.4%,无孔洞夹杂。本发明制得的制件具有优异的性能,无空洞、夹杂、η相,HRA≥95.4,密度≥15.30g/cm3(WC理论密度15.7g/cm3),相对密度≥97.4%,无孔洞夹杂,使用寿命和耐磨性得到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粘结相细颗粒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主要由氢气烧结,负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低压)等常规方法生产,这些常规方法生产出的硬质合金的钴含量相对较高(≥3%),由于钴含量的增加,会影响合金制件的硬度耐磨性(HRA≤94.2)和密度(密度≤15.10 cm3),因此生产硬质合金的使用寿也不长。并且这些常规生产方法具有生产周期长能耗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粘结相细颗粒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周期长能耗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粘结相细颗粒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份数将500份WC混合粉、0.15-0.50份炭黑和500-1500份合金球置于实验机中干磨4-10h,转速30-72r/min,停机4h-6h后取出混合粉末,真空干燥过筛制得无粘结相粉;停机4h-6h防止干磨过程中产生的温度使物料氧化或自燃;
步骤(2)、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烧结无粘结相粉,制得的产品硬度HRA≥95.4,密度≥15.30g/cm3,相对密度≥97.4%,无孔洞夹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WC混合粉中包括WC粉和Cr3C2粉,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含有的Cr3C2≤1.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合金球包括WC粉和Co粉,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WC粉:Co粉=96: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合金球的直径≤10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首先将步骤(1)制得的无粘结相粉置于石墨模具内并墩实均匀,然后将石墨模具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内,自上而下依次为上压头、上石墨垫块、石墨模具、下石墨垫块和下压头,将装有样品粉的石墨模具采用碳毡包裹,启动放电等离子烧结炉,先进行5KN预压,预压好后启动烧结程序进行烧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烧结的温度变化为:由室温升温至420℃,随后经15min温度自420℃升至1550℃-1600℃,再经7min温度自1550℃-1600℃升至1800℃-1850℃,最后保温≤30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烧结的同时压制压力≤50MPA。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无粘结相粉在模腔包有石墨纸的等静压石墨模具中压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长鹰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长鹰硬质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3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