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熟、抗病蕾薹菜的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4104.5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畅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早熟 抗病 蕾薹菜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的育种方法,尤其是一种蕾薹菜的育种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蕾薹菜是烟台农业学校利用日本的远缘杂交材料育成的一种新型十字花科蔬菜新物种。该蔬菜产品器官—花茎与花蕾,品质柔嫩,风味可口,营养丰富,维生素C高达104mg/100g。可炒食、生食和凉拌,是一种高档珍稀蔬菜。因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且在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所以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986523B,公开日2014年01月15日,公开了一种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该方法的特色在于人为打破空间隔阂,使得不同生态类型的菜薹基因得以融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现有绿菜薹的新类型,丰富了绿菜薹现有类型,并且为新型绿菜薹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从而为最终解决苏州或气候相似地区冬春季绿菜薹产品供给不平衡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技术途径。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0356842C,公开日2007年12月26日,公开了一种红菜薹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红菜薹的花药进行立体培养,获得由雄性配子体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胚状体,然后对单倍体胚状体进行再生培养、染色体加倍、以及隔离授粉,从而获得一系列不同遗传型的纯系,再对这些纯系进行田间性状比较,筛选出其中的优良纯系,用作常规新品系或杂交亲本。该培养方法避免了红菜薹植株的受精过程,从而避免了杂合体的出现,简化了杂合体的纯合程序,大幅缩短了育种进程,提高了育种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早熟、抗病蕾薹菜的育种方法,提高蕾薹菜的品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一种早熟、抗病蕾薹菜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早熟菜薹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早熟菜薹优良且稳定的自交系为父本,得到杂交一代种子F1;
2)将所述杂交一代种子F1播种,经过田间鉴定,选择不育系单株;
3)将所述早熟菜薹优良且稳定的自交系作为回交父本与所述不育系单株进行5-6代回交转育,得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所述早熟菜薹优良且稳定的自交系为其保持系;
4)以所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花椰菜优良且稳定的自交系为父本,杂交得到蕾薹菜新品种。
所述早熟菜薹胞质雄性不育系代号CMS059,所述早熟菜薹优良且稳定自交系代号0435,所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代号CM08,所述花椰菜优良且稳定的自交系代号0544。
所述步骤1)中,杂交时,对父本和母本进行花期套袋杂交,待露出柱头后,将父本的花粉涂在母本的柱头上,使柱头正常膨大。
所述步骤3)中,不育系与相应的保持系以2:3比例栽培,栽培采用避雨栽培,保持土壤湿润,气温超过34℃时进行通风;开花期在棚内放蜜蜂授粉,每个大棚3箱,花期过后拔除保持系。
所述步骤4)中,制种田采取隔离措施,距离≥1400米,播种选择十月上旬。
所述父本与母本苗期长至5-6片真叶时按2:3比例定植,避雨栽培,保持土壤湿润,气温超过30℃时通风。
制种时,父本较母本迟播种4-5天,以调整所述父本与母本的花期为一致,花期在棚内放蜜蜂授粉,花期后拔除父本。
所述回交,是指不育系与回交父本花期相遇时进行人工剥蕾或花期套袋回交;如花期不遇,可去掉主枝,促其侧枝发育,调节花期,花期相遇时进行人工剥蕾或花期套袋杂交。转育早代,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较回交父本提前4天播种。
本发明通过已收集的优良早熟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59(雌蕊功能正常,无异源胞质的不良影响,有较好的农艺性状,而且不育性稳定彻底,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具有较高的产量配合力)与早熟菜薹优良且稳定的自交系0435(熟性早、株型紧凑、蕾粒中、侧分枝萌发能力强、抗病性强、抗逆性强)先杂交,后经过6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综合性状优良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08(雌蕊功能正常,无异源胞质的不良影响,有较好的农艺性状,不育性稳定彻底,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具有较高的产量配合力)。回交父本0435为保持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08与花椰菜优良且稳定的自交系0544(熟性中、株型小、叶色绿、花薹中、侧薹萌发能力强、侧分枝长度15~18cm、采收期长达25-30天、抗逆性强、配合力好、花粉量大)杂交,经田间鉴定、筛选,选育出早熟、抗病优良的蕾薹菜新品种。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雄性不育系为细胞质不育,随母性遗传,其不育性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畅,未经刘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4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