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灾爆炸危险认知评估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34114.9 申请日: 2017-03-07
公开(公告)号: CN106875128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0
发明(设计)人: 王云龙;王廷春;吴德松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6Q10/06 分类号: G06Q10/06;G06Q50/26
代理公司: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88 代理人: 苏雪雪
地址: 266071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火灾 爆炸 危险 认知 评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社区实现的基于感官的火灾爆炸危险认知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众多居住社区围困化工厂的困境,使得人们距离危险化工厂越来越近,天津港瑞海国际公司“8·12“、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4.22“危化品仓库爆炸事故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杀。这些化工事故的不断发生,使得人们渐渐形成了炼油化工恐惧症,阻碍行业的整体发展。从2007年厦门PX搬迁至漳州古雷,以及2011年大连、2012年宁波、2014年茂名、昆明等,PX工业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已有研究多集中在事故致因何应急管理,对社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表明经历火灾爆炸事故越多社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会越高,也越愿意参与关于风险的讨论交流,并对感知的风险权衡后再行动。然而都未能有效基于社区认知依赖于自我感官的事实,研究针对性的评估方法用于社区对对事故风险认知的评价。

因此,有必要从社区居民的视角,反应社区对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认知,及早进行沟通应对,避免针对影响企业事件的发生。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在社区实现的基于感官的火灾爆炸危险认知评估方法,其从社区感官的角度,充分反应社区对企业火灾爆炸危险程度的认知依赖于自我感官,从而实现企业换位思考,提前布局应对,有利于建设和谐工厂与社区的长久关系。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在社区实现的基于感官的火灾爆炸危险认知评估方法,其从社区感官的角度,充分反应社区对企业火灾爆炸危险程度的认知依赖于自我感官,从而实现企业换位思考,提前布局应对,有利于建设和谐工厂与社区的长久关系。

本发明提供社区实现的基于感官的火灾爆炸危险认知评估方法,其包括:

第一步,选择火灾爆炸事故;

第二步,计算爆炸声音危险性L;

第三步,计算爆炸频次危险性F;

第四步,计算火焰高度危险性H;

第五步,计算火灾烟雾危险性S;

第六步,计算火灾持续时间T;

第七步,计算感官危险性D’,

D′=0.11L×F+lg(1+T)(0.83H+0.035S)(4);

第八步,计算性别修正系数G;

第九步,计算年龄修正系数A;

第十步,计算收入修正系数I;

第十一步,计算居住年限修正系数R;

第十二步,计算工作相关修正系数W;

第十三步,计算社区人员特性修正系数K,

第十四步,计算基于感官危险认知D:

D=D′×K。

其中,所述第二步中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1000米距离为参考标准,同时依据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对检测到的声音强度进行分级,对于不同声音强度范围计算对应的评分值L。

其中,所述第三步中发生1次爆炸,F取值1,发生一次以上取值1.2。

其中,所述第四步中火焰高度危险性H计算依据热辐射对人员的危险性,可以从现成情况进行经验判断,同时也可参照公式(1)-(3)式进行估算,具体步骤如下:

第a步,依据观察到的火焰高度h,利用公式(1)计算火焰半径r,其中,r为火焰底部等效半径,m;ρ0为空气体积质量,kg/m3;V为质量燃烧速度,kg/(m2.s);

第b步,通过查燃烧手册获取物质燃烧速度V,带入公式(2)获得总热辐射Q,单位W,其中,η为效率因子,介于0.13-0.35之间;Hc为最大发热量,J/mol;

第c步,通过公式(3)计算获得入射通量I,获得火焰高度危险性H,其中,I为入射通量,kW·m2;X为目标至火源距离,依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取100m。

其中,所述第五步中依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将烟雾物质进行分级,对于监测到不同浓度污染物,其分级标准不同,总体分为5级别。

其中,所述第六步中火灾持续时间T为灭火时间减去火灾发生时间,单位为小时。

其中,所述第八步中通过公式(5)计算性别修正系数;

其中,Gi为社区不同性别对应分值;ri为不同分值人员比例。

其中,所述第九步中通过公式(6)计算性别修正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4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