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波器电路、前端电路及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4316.3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6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佐治哲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H03H7/075;H03H7/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师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器 电路 前端 模块 | ||
滤波器电路、前端电路及模块。一种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括:可变滤波器,该可变滤波器连接在公共端子与节点之间,并且被设置成通带可变;接收开关,该接收开关连接在输出第一频带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端子与所述节点之间;以及发送开关,该发送开关连接在被输入与所述第一频带不同的第二频带的发送信号的发送端子与所述节点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确定方面涉及滤波器电路、前端电路及模块。
背景技术
诸如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发送和接收多个频带的信号。例如,长期演进(LTE)等使用等于或小于1GHz的低频带(LB)、大约2GHz的中间频带(MB)、大约2.5GHz的高频带(HB)以及大约3.5GHz的甚高频带(VHB)。低频带、中间频带、高频带及甚高频带中的每一个频带都包括多个频带,所述多个频带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
国际公报No.2011/004525描述了可调谐双工器,提供该可调谐双工器以支持多个频带。美国专利申请公报No.2013/0273861描述了利用开关切换要连接到天线的滤波器。国际公报No.2015/128007和美国专利申请公报No.2014/0038531描述了可调谐滤波器被用作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国际公报No.2015/112673描述了阻抗调节电路位于滤波器与天线之间。
为支持多个频带,使用许多滤波器。使用可变滤波器可以减少滤波器的数量。然而,在上述文献中,不能有效地减少滤波器的数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括:可变滤波器,该可变滤波器连接在公共端子与节点之间,并且被设置成通带可变;接收开关,该接收开关连接在输出第一频带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端子与所述节点之间;以及发送开关,该发送开关连接在被输入与所述第一频带不同的第二频带的发送信号的发送端子与所述节点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括:声波谐振器;第一电容器,该第一电容器与所述声波谐振器并联连接;路径,该路径与所述声波谐振器串联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并联连接,并且在所述路径中,第二电容器与第一开关串联连接;以及第三电容器与第二开关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第三电容器与所述第二开关中的所述至少一方与所述声波谐振器串联连接并且与所述路径并联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括:可变滤波器,该可变滤波器连接在公共端子与节点之间,并且被设置成改变其通带;以及开关,该开关选择输出接收信号的接收端子、被输入发送信号的发送端子以及终端电阻器的第一端中的一方并且并将所述接收端子、所述发送端子以及所述终端电阻器的所述第一端中的所述一方连接至所述节点,所述终端电阻器的第二端耦接至地。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前端电路,该前端电路包括:第一滤波器电路和第二滤波器电路,所述第一滤波器电路与所述第二滤波器电路是公共端子连接至天线端子的上述滤波器电路。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块,该模块包括:基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滤波器电路的所述可变滤波器、所述接收开关及所述发送开关。
附图说明
图1列出了LTE中规定的各个频带的工作频带、发送频率、接收频率以及双工模式;
图2例示了主频带的接收频率和发送频率;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滤波器电路的框图;
图4是由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器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示例性可变滤波器的框图;
图6A和图6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节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另一示例性调节电路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诱电株式会社,未经太阳诱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4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动态比较器噪声性能的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