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oFeB基金属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4416.6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余黎明;张立业;刘永长;马宗青;李冲;李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7/04 | 分类号: | C22C27/04;C22C30/00;B22F3/16;B22F3/105;B22F9/04;C01B3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金属陶瓷 制备 球磨机 放电等离子烧结 烧结制度 随炉冷却 原料粉末 原料粉碎 原料组成 氩气气氛 烧结 孔隙率 放入 干磨 过筛 保温 模具 稀土 装入 过滤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MoFeB基金属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以下原料组成配料:Fe粉7.0‑11.2份,FeB粉28.0‑32.0份,Mo粉46.0‑48.0份,Y粉1‑2份,Cr粉2‑3份,Ni粉2‑4份,Mn粉2‑4份,C粉1‑2份;(2)用球磨机对步骤(1)的原料粉碎、混合,氩气气氛干磨,过筛过滤;(3)将步骤(2)制备的原料粉末于SPS烧结炉中烧结,烧结制度:常温将粉末装入模具放入SPS烧结炉中,经过放电等离子烧结、保温、随炉冷却至室温;炉体内保持真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Y的“稀土效应”,从整体上提高Mo2FeB2基金属陶瓷的硬度、韧性并改善其致密度以及孔隙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MoFeB基金属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模具被称为是工业发展的“基石”。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模具工作环境的恶化,单纯的金属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模具行业的要求。模具的失效形式一般为塑性变形、磨损、断裂或开裂、金属疲劳及腐蚀等等。而其中磨损是模具失效损坏的主要形式。而从经济效益以及能源资源利用率上考虑模具表面改性和表面强化是提高模具使用性能以及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不二选择。
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材料,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具有极高的强度、硬度、断裂强度以及优良的耐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经常应用于注塑机械零件、铜的热挤压模具等高磨损的环境中。其中Mo2FeB2基金属陶瓷既保持了陶瓷的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耐高温、抗氧化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又具有较好的金属韧性和可塑性,而且还可以与钢基体可以产生良好的冶金结合,因此是模具表面改性的合适的材料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提高Mo2FeB2基金属陶瓷的综合性能,即同时提高其硬度和韧性,以为模具钢表面改性提供更好的材料选择。通过在原料中添加适量单质Y粉末,Y的“稀土效应”可以有效降低Mo2FeB2基金属陶瓷的晶粒大小,同时稀土元素活性大容易与杂质元素结合并排出以减少杂质含量以及缺陷的存在,从而从整体上提高Mo2FeB2基金属陶瓷的硬度、韧性并改善其致密度以及孔隙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o2FeB2基金属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原料组成配料:Fe粉7.0-11.2份,FeB粉28.0-32.0份,Mo粉46.0-48.0份,Y粉1.0-2.0份,Cr粉2.0-3.0份,Ni粉2.0-4.0份,Mn粉2.0-4.0份,C粉1.0-2.0份;
(2)使用球磨机对步骤(1)的大颗粒原料进行粉碎与混合,在氩气气氛保护下干磨,随后过筛过滤掉大颗粒粉料,其中:所述球磨机采用直径为Ф5mm和Ф10mm的不锈钢磨球,大球与小球的质量比为20-25:1,球料比是3-8:1,球磨转速为200-300r/min,球磨时间为18-22h;
(3)将步骤(2)所制备的混合原料粉末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烧结,烧结制度为:常温时,将粉末装入模具放入SPS烧结炉中,经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并保温,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炉体内保持真空,其中:烧结升温速率为:90-110℃/min,烧结温度为900-1100℃,烧结压力为25-35MPa,保温时间为5-15min;真空度控制≤8Pa。
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原料纯度均≥99.00%;
优选的,所述步骤(2)采用160目筛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4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