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臭水体的原位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4860.8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5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于桂英;梁彦娟;安涛;李师松;朱志强;展京芸;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盛天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C02F1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原位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原位处理工艺,将控释菌体产品与人工水草按照设定比例同时投放至待治理的黑臭水体中;其中,所述控释菌体产品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固体产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火山灰25~45份、粉煤灰20~30份、纤维素10~2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1份、石膏5~15份和复合菌液15~30份;其中,所述复合菌液包括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聚磷菌,活菌数分别为:光合细菌1~2×109CFU/mL,硝化细菌3~4×109CFU/mL,反硝化细菌2~3×109CFU/mL,氨化细菌4~6×109CFU/mL,聚磷菌5~10×109CFU/mL。对于黑臭水体的处理,本发明选择自制的控释菌体产品和浸泡菌液后的人工水草相结合,处理效率高、占地少、投资成本低,无能耗、无运行成本;污泥量少,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系统稳定、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体原位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黑臭水体由臭水和水底的臭泥两个部分组成。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发出令人不适气味(臭或恶臭)的水体的统称。
我国城市水体污染现象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显现,少数城市水体开始发黑、变臭。特别是近年来,城市水体普遍遭到严重污染,水体黑臭问题突出。黑臭水体存在的较大的危害:比如破坏城市景观;破坏水体功能和价值;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影响居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黑臭水体的治理,对于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黑臭水体治理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黑臭水体治理的难点:黑臭水体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短时间内能消除黑臭现象,但其难点在于治理后的水质长效保持,保证黑臭不反弹。许多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因重治理轻保持、重短期轻长效而导致水体返黑,水质反复恶化。根本原因:没有掌握水质变化的规律。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需要建立长效保持机制,有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
水体中存在着大量有机物质,主要为可溶性有机物、悬浮有机物和沉积有机物质3大类。有机物质主要由C、H、O、N、P、S等元素组成,其生物化学组成极其复杂。黑臭水体的上述特性为生物处理技术提供了基础、丰富的有机质,为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提供了营养源。针对此,赵亚勋、欧阳吾烨、李燕平等人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对黑臭河道处理及原位生态修复的方法,它是从污水中筛选出有针对性的目的菌种,与现有菌种进行匹配组合成复合微生物菌剂,然后使用匹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河道污水进行处理,其中复合微生物菌剂包含有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但是其菌体直接采用菌剂投加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处理黑臭水体方法的弊端是:用量较大,投资成本高,并且其治理时间较长、见效慢,效果不太稳定。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具有深水区和浅水区的黑臭水体的有效治理上,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黑臭水体原位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有效降低水体中COD、NH3-N、TP、水体色度与臭度,从而改善黑臭水体的水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黑臭水体原位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盛天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盛天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4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写字楼污水综合处理装置
- 下一篇:充电装置及充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