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饮用水除藻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5986.7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董红;张炯;姚左钢;郭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吴茜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用水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除藻工艺,属于市政给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饮用水水厂除藻技术可分为微滤机除藻、气浮除藻、直接过滤除藻、预氧化除藻、强化混凝除藻、生物活性炭除藻等,其中:
微滤机除藻:除藻效率不高(10~70%左右);微滤机对藻类的去除率随藻类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区别,藻越细小越难去除,有时仅去除10%。可是这些藻类所消耗的混凝剂量最大,又因微滤机所能去除的浊度不大,所以应用微滤机法几乎不可能降低混凝剂投加量。该法对藻类的去除效果优于混凝沉淀,但对浊度、色度、CODMn去除率都很低,远不及混凝沉淀。
气浮除藻:对高藻水去除效果显著,有时甚至能达到85%去除率,但对浊度去除效果差,气浮除藻效率很难达到80%以上;气浮除藻的电耗和运行费用较高;藻渣较难处理,气浮池附近臭味重,操作环境差;释放器容易堵塞;溶气罐水位和压力的平衡易出问题。
直接过滤除藻:采用均质砂滤池或双层滤料滤池进行直接过滤的工艺,去除率为15%~75%;对运行管理水平要求高,稍有失误,就可能影响出水水质;直接过滤不适宜处理含藻量极高的水,应在过滤池前增加沉淀池和澄清池,但这样还可能出现滤池出水的藻含量大于1000m L-1的情况,需进一步处理;此法适用于原水中藻类悬浮物数量较少的情况。
预氧化除藻:预氧化除藻一般采用化学预氧化方法,通过投加氧化剂来氧化水中的藻类细胞和有机物。目前采用的氧化剂主要有:臭氧、高锰酸钾、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臭氧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能有效杀灭藻类,破坏藻体,并有效的去除可能释放的藻毒素,死亡的藻细胞易于在后续的处理工艺中去除。另外,藻类被氧化后释放出的有机碳、土腥味代谢物等亦会被臭氧氧化。高锰酸钾也是一种强氧化剂,也能有效提高藻类的去除率。但高锰酸钾投加后易使水的色度增高,有时还会有锰超标。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也是氧化剂,预氯化也是常用的方法。但由于预氯化过程中,氯与水中较高的有机物作用会生成卤代有机物,影响水质。
强化混凝除藻:强化混凝可以使除藻率提高到80%以上,同时也可去除水中各类有机物。但也有人认为,强化混凝沉淀法只能有效提高藻类在滤池中的去除率,并不能有效提高其在沉淀池中的去除率。
生物活性炭除藻:活性炭吸附和传统处理工艺结合使用对藻毒素的去除率超过80%。活性炭上的微生物会降解去除活性炭吸附的物质,同时重新释放出活性炭的吸附活性位点,使活性炭保持持久的吸附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还有多技术联用除藻技术:先用臭氧处理含藻水,经混凝、沉淀、过滤后再用臭氧处理,之后采用生物活性炭吸附,最后氯消毒后即可获得饮用水;但是该方法的藻类去除率为80-85%,滤后水加臭氧,处理效果不明显,且浪费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饮用水除藻工艺,节约能耗,且处理效率更高,除藻效率可达到95%及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饮用水除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臭氧通入含藻水中,臭氧与含藻水充分接触后再依次经混凝、沉淀和过滤工艺处理后得到滤后水;将纯氧通入得到的滤后水中进行处理,得到富氧水;富氧水经活性炭处理、消毒处理后得到达标的饮用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饮用水除藻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及常规处理:将臭氧通入含藻水中,使臭氧与含藻水充分接触,接触时间为5~30min,臭氧投加量为0.5~1.0mg/L;经臭氧处理后的含藻水再依次经混凝、沉淀和过滤工艺处理后得到滤后水;
本发明中,所述的混凝、沉淀和过滤技术均采用饮用水处理领域常规处理工艺;
本发明中,臭氧与含藻水接触5~30min,可大大提高对藻类的杀灭效率和氧化能力,经后续处理工艺后,使处理水达标;臭氧投加量为0.5~1.0mg/L,臭氧投量及接触时间与原水水质有关,水质中本底物质含量较高的话,会与藻类竞争性抢夺与臭氧反应机会,所以相应的臭氧投量与接触时间均有所提高;
本发明中,臭氧除藻的机理遵循臭氧分子或其产生的HO·的氧化途径,低剂量的预臭氧会影响藻细胞的形态,不会使的细胞破裂,进而通过与混凝剂共同作用除藻。高剂量的臭氧通过氧化可以破坏藻类细胞壁、细胞膜,导致胞内溶解性有机物释放从而灭活藻类;
(2)纯氧处理:将纯氧通入步骤(1)得到的滤后水中,使纯氧与滤后水充分接触得到富氧水,接触时间为2~5min,纯氧的投加量为1~5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尘采样器集成式充电器
- 下一篇:不锈钢酸洗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