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磷、氟共掺杂碳基混合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6476.1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程元徽;向中华;郭佳宁;李东明;张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24 | 分类号: | H01G11/24;H01G11/86;H01G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混合 电容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氮、磷、氟共掺杂碳基混合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含N、F的材料;
反应物料的配置在无水无氧惰性环境中进行,将催化剂双(1,5-环辛二烯)镍和2,2′-联吡啶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加入1,5-环辛二烯,加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之后将氮源和氟源加入溶液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取出;催化剂和单体的摩尔比范围为(2-6):1,单体指的是2,2′-联吡啶、1,5-环辛二烯、氮源和氟源;单体中氮源和氟源用量摩尔比范围0.5-2:1;反应加热温度为65-120℃;反应时间范围为7-20小时;
之后向所得物料内滴加浓盐酸,不断摇晃,至溶液变为掺杂有絮状沉淀的胶状溶液;将物料倒入抽滤瓶过滤,并先后用氯仿、四氢呋喃和去离子水清洗,所得的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下干燥;真空干燥温度范围60-150℃;干燥时间8-24小时;
步骤2)将合成的含N、F的材料转移到瓷舟中,并放入高温管式炉中烧,在惰性气体中使它碳化;碳化温度范围为500-1000℃;
步骤3)将碳化后的含N、F的材料放在瓷舟下游处,P源放在瓷舟上游处,并将瓷舟放入高温管式炉中,惰性环境下高温掺磷;P源与步骤2)中合成的材料的质量比为1-15:1,磷化温度250-50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氟共掺杂碳基混合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催化剂和单体的摩尔比范围为(4-6):1;氮源和氟源用量摩尔比0.8-1.5:1;反应加热温度75-100℃;反应时间8-12小时;真空干燥温度80-120℃,干燥时间10-15小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氟共掺杂碳基混合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催化剂和单体的摩尔比为5.2:1;氮源和氟源用量摩尔比1:1;反应加热温度85℃;反应时间10小时;真空干燥温度100℃,干燥时间12小时。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氟共掺杂碳基混合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碳化温度800℃-100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氟共掺杂碳基混合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P源与步骤2)中合成的材料的质量比为3-8:1;磷化温度300-40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氟共掺杂碳基混合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P源与步骤2)中合成的材料的质量比为5:1,磷化温度350℃。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氟共掺杂碳基混合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氮源优选2,4,6-三(4-溴苯基)-1,3,5-三嗪(TBT),氟源优选自1,4-二溴-2-氟苯、1,4-二溴-2,5-二氟苯,磷源优选次磷酸钠。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磷、氟共掺杂碳基混合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双(1,5-环辛二烯)镍和2,2′-联吡啶的摩尔比为1:1;每1.125g双(1,5-环辛二烯)镍对应0.505ml1,5-环辛二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64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