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6720.4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2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蒋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滨 |
主分类号: | D04H1/54 | 分类号: | D04H1/54;D04H1/544;D04H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由包括化学纤维和植物纤维等在以水或空气作为悬浮介质的条件下在湿法或干法抄纸机上制成,虽为布而不经纺织故而称其为无纺布,无纺布是新一代的环保材料,应用在不同领域通常需要具有强力、抗菌、防水、环保、柔韧、无毒无味、价格便宜等不同的特性;全棉无纺布具有柔软舒适,亲肤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居、服装、医疗卫生用品当中,但是,棉纤维不具备良好的抗菌性和吸附性,容易受微生物污染破坏,需要通过添加化学成分或经药物浸泡才具备杀菌能力,这样不仅容易导致细菌等微生物的抗药性及产生变异菌种,同时抗菌成分溶出后可能进入人体,破坏人体微生态平衡,安全性及稳定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能实现长效抑菌、安全性和稳定性好的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无纺布,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聚丙烯纤维40%-60%;铜改性聚酯纤维60%-4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丙烯纤维和铜改性聚酯纤维按质量分数(40%-60%)∶(60%-40%)的配比置入料箱内混合均匀,经梳理成网、轧辊热压,最后成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分数为聚丙烯纤维40%-60%、铜改性聚酯纤维60%-40%的配比称取聚丙烯纤维、铜改性聚酯纤维;
2)将聚丙烯纤维、铜改性聚酯纤维同时置入料箱内,自动混合均匀;
3)将混合后的物料梳理成网状半成品;
4)将轧辊设置为上、下两个,再将步骤3)中的网状半成品输送至轧辊进行轧辊热压;
5)网状半成品经轧辊热压后成型,得到成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轧辊温度设置为120℃-1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抗菌无纺布生产工艺流程简单,节省资源;铜改性聚酯纤维具有抗菌、杀菌、抑菌、消臭,防螨的效果,从而使无纺布具有杀菌的功效,抗菌效果好,抑菌效果长效持久,且稳定性和安全性高;透气性好,吸水性好;可以广泛应用到医院各种卫生辅件,家居、服装、口罩及婴儿用品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抗菌无纺布,由质量分数为40%聚丙烯纤维和60%铜改性聚酯纤维制成。
所述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分数称取40%聚丙烯纤维和60%铜改性聚酯纤维;
2)将聚丙烯纤维、铜改性聚酯纤维同时置入料箱内,自动混合均匀;
3)将混合后的物料梳理成网状半成品;
4)将轧辊设置为上、下两个,轧辊温度设置为120℃,再将步骤3)中的网状半成品输送至轧辊进行轧辊热压;
5)网状半成品经轧辊热压后成型,得到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抗菌无纺布,由质量分数为50%聚丙烯纤维和50%铜改性聚酯纤维制成。
所述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分数称取50%聚丙烯纤维和50%铜改性聚酯纤维;
2)将聚丙烯纤维、铜改性聚酯纤维同时置入料箱内,自动混合均匀;
3)将混合后的物料梳理成网状半成品;
4)将轧辊设置为上、下两个,轧辊温度设置为150℃,再将步骤3)中的网状半成品输送至轧辊进行轧辊热压;
5)网状半成品经轧辊热压后成型,得到成品。
实施例3
一种抗菌无纺布,由质量分数为60%聚丙烯纤维和40%铜改性聚酯纤维制成。
所述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分数称取60%聚丙烯纤维和40%铜改性聚酯纤维;
2)将聚丙烯纤维、铜改性聚酯纤维同时置入料箱内,自动混合均匀;
3)将混合后的物料梳理成网状半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滨,未经蒋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6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