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即时议价模式的票据直贴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7880.0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8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票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朱毅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即时 议价 模式 票据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即时议价模式的票据直贴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贴现是指远期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汇票经承兑后,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尚未到期前在贴现市场上转让,受让人扣除贴现息后,将票款付给出让人的行为或银行购买未到期票据的业务。票据贴现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直贴、转贴现和再贴现,直贴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传统直贴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电话与多家银行进行沟通从而确定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然后企业准备贸易背景合同、公司公章、财务章、法人私章、贴现申请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发票以及交易对象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向银行发起申请,银行受理并审批通过后,对该企业放款。因此,传统直贴方式大都是在线下进操作,且各个节点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不利于直贴交易的完成。同时为了方便企业快速融资,国家取消了对贸易背景的要求,因此贴现过程中如何保障资金安全、如何提高贴现效率和成功率、如何节约时间成本等这些问题都对现有票据直贴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即时议价模式的票据直贴方法和系统,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即时议价模式的票据直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交易发起者输入的银行账户和待交易票据的票号;
步骤2,获取至少一个交易对象;
步骤3,根据所述票号获取所述待交易票据的第一票据信息,并对所述第一票据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执行步骤4;
步骤4,获取交易发起者输入的第一报价价格,并将所述第一报价价格发布给所述至少一个交易对象,在预设交易时间内接收所有交易对象的报价并与交易对象进行议价,直到与任一交易对象达成预设的议价结束条件时结束议价过程并生成目标交易银行和对应的交易价格;
步骤5,在预设银行中开设具有票据接收功能的第一托管账户,并通过预设银行的银企直连接口在预设查询期限内查询所述第一托管账户中是否存入了与所述票号一致的票据,若是,则执行步骤6,若否,则结束交易流程;
步骤6,签收所述票据,并通过第一托管账户向所述目标交易银行发送贴现报文,当接收到所述预设银行发送的指令后执行步骤7,所述指令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托管账户中的票据已被所述目标交易银行提走,且所述第一托管账户中存入与所述交易价格一致的款项;
步骤7,在所述预设银行中开设用于托管贴现款项的第二托管账户,并将所述款项从所述第一托管账户中转入所述第二托管账户;
步骤8,接收交易发起者的提现指令,并根据所述提现指令将所述款项从第二托管账户中转入所述交易发起者的银行账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即时议价模式的票据直贴方法,议价前首先对票据进行验证,保证用户进行票据交易的安全,然后通过在线议价方式和交割方式不仅提高了票据直贴的效率和成功率,而且方便多家银行在线进行竞价,有利于采用最低贴息成本进行贴现,增加企业收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对所述第一票据信息进行验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查询所述票号,并获取所述票号对应的权利人信息和第二票据信息,判断所述权利人信息是否与交易发起者一致,且判断第一票据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票据信息相同,若是,则验证通过并执行S302,若有一个为否,则结束交易流程;所述第二票据信息包括票据票号、票面金额、承兑人、出票日和到期日;
S302,查询预先建立的风险数据库,根据所述票号获取对应的风险等级,根据所述风险等级验证所述票据是否存在风险,若是,则生成提示信息,并结束交易流程,若否,则验证通过并执行步骤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票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票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7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