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种子植物芽期耐盐性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8050.X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2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余世洲;郭玉双;杨志晓;韩德俊;任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8;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子 植物 芽期耐盐性 鉴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子植物芽期耐盐性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盐渍化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自人类和农耕文明出现以前就一直存在,但人类的农事操作显著的加剧了这一进程。目前全球约20%的耕地、50%的灌溉地受到盐碱化影响,中国盐碱土地达9913万hm2,农林牧用地受盐碱化危害的土地面积有3630万hm2,其中耕地921万hm2。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及西北内陆区,东北平原和沿海地带也有大面积的盐碱地。土壤中高浓度的盐分造成渗透胁迫,使得植株内离子平衡被打破,导致氧化损伤,对耕地上种植的农作物往往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为了适应盐渍化环境,植物体内部已进化出了一套复杂的遗传系统,使得植物体能够在一定程度的盐胁迫环境下生存并繁衍后代,以保证物种延续。
植物对土壤盐胁迫的反应及提高其耐盐能力的研究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就不断被探索,但其被系统研究应从现代生物学创立算起。对植物耐盐性鉴定的指标在国际和国内研究也较多,这些鉴定方法分为直接鉴定和间接鉴定两类。目前鉴定方法多选择植物的芽期、苗期进行测定,测量指标为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存活率或其它生理生化指标。在这些研究中选择的盐种类不同,有选择氯化钠的单盐胁迫,亦有选择人工海水(artificial sea water, ASW)模拟多盐胁迫环境。即使选择单盐氯化钠胁迫处理,但选择的盐溶液浓度亦有多种结果,处理环境有水培和土培,选择人工海水模拟多盐胁迫的研究,盐种类及浓度不同研究差别也较大。这就造成鉴定结果之间无法进行比较,重复利用较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子植物芽期耐盐性鉴定方法,包括人工海水溶液的配置、种子的筛选、种子的杀菌处理、种子的渗透调节、种子的低温干燥方法、种子盐胁迫处理、统计发芽率并计算耐盐性指数,以期能够综合评估植物自然条件下耐盐性能。本发明采用的人工海水溶液配置方法相对于目前在植物耐压性鉴定中现有人工海水,盐成分更接近于自然海水,鉴定结果能在统一度量单位的情况下进行物种间和物种内不同品种的耐盐能力比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子植物芽期耐盐性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人工海水溶液、种子的筛选、种子的杀菌处理、种子的渗透调节、种子盐胁迫处理,统计发芽率并计算耐盐性指数。
优选地,本发明的种子植物芽期耐盐性鉴定方法中,所述人工海水溶液包括以下组分:
氯化钠(NaCl)、硫酸钠(Na2SO4)、氯化钾(KCl)、碳酸氢钠(NaHCO3)、溴化钾(KBr)、硼酸(H3BO3)、氟化钠(NaF)、六水氯化镁(MgCl2.6H2O)、二水氯化钙(CaCl2.2H2O)、六水氯化锶(SrCl2.6H2O)、纯水(H2O)。
更优选地,本发明的种子植物芽期耐盐性鉴定方法中,所述人工海水的标准配方为:
优选地,本发明的种子植物芽期耐盐性鉴定方法中,所述种子的筛选方法为:选取颗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成熟能够萌发的植物种子,除霉去杂。
优选地,本发明的种子植物芽期耐盐性鉴定方法中,所述种子的杀菌处理方法为选取10%质量浓度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浸泡种子10分钟,然后纯水冲洗3~5次。
优选地,本发明的种子植物芽期耐盐性鉴定方法中,种子渗透调节方法为选取100毫摩尔/升(mmol/L)的硝酸钾(KNO3)溶液,浸泡种子2小时,然后纯水冲洗3~5次。
优选地,本发明的种子植物芽期耐盐性鉴定方法中,种子的低温干燥方法为将湿润种子放置于温度设置为25摄氏度(℃),打开通风功能的鼓风干燥箱中12小时,使种子脱水干燥。
优选地,本发明的种子植物芽期耐盐性鉴定方法中,所述种子盐胁迫处理方法为选择不同容量的培养皿,将种子平铺在培养皿底部,加入不同浓度的人工海水盐溶液,将培养皿置于于人工气候室或光照培养箱中,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光暗周期为12h/12h,空气湿度为75%左右,放置7~10 天。更优选地,所述不同浓度的人工海水盐溶液的浓度为0.0、0.1、0.2、0.3、 0.4、0.5、0.6、0.7、0.8、0.9、1.0倍AS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80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左边右边不易漏沙的手持式方铲
- 下一篇:种子粘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