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细胞介素‑12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8386.6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4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谭思深;陈晓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思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20 | 分类号: | A61K38/20;A61P35/04;A61K38/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细胞 12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药物,具体的说,公开白细胞介素-12与Toll样受体激活剂-鞭毛蛋白作为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药物。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升高,跃居恶性肿瘤第三位。转移复发是结直肠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肝转移更为突出。手术仍然是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方式,但手术仍不能根治,转移率很高,有一半病人发生肝转移,其中25%病人在初诊时已发生肝转移,25%病人于手术后仍会发生肝转移,因此预防肝转移,成为改善结直肠癌预后的关键因素。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和预防结直肠癌术后抗肝转移的新方法,通过启动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及时清除术后残留的癌细胞,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控制了肿瘤的转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白细胞介素-12作为制备治疗结直肠癌抗肝转移药物的应用,拓宽白细胞介素-12的应用范围,同时启动和增强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及时清除残留的癌细胞,达到抗转移,减少复发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白细胞介素-12的新用途,所述的白细胞介素-12作为制备治疗结直肠癌抗肝转移药物的应用。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白细胞介素-12的新用途,所述的用白细胞介素-12联合Toll样受体激活剂-鞭毛蛋白作为制备治疗结直肠癌抗肝转移药物的应用。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白细胞介素-12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细胞介素-12剂量为3-30μ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结直肠癌抗肝转移的新药物,在结直肠癌Ⅱ、Ⅲ期患者于手术后在化疗或放疗的同时,应用白细胞介素-123-30μg和Toll样受体激活剂-鞭毛蛋白,可启动和增强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及时清除残留的癌细胞,达到抗转移,减少复发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体外实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联合Toll样受体激活剂,对各种人类肿瘤细胞有明细抑制生长作用。
实验方法:采用淋巴分层液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0~100ng/ml的IL-12、1~10ug Toll样受体激活剂、10~100ng/ml的IL-12联合1~10ug Toll样受体激活剂,培养12小时后,加入各种肿瘤细胞,继培养12小时后检测。
实验结果:IL-12与Toll样受体激活剂均能明显增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Ec109、SPC-A1、A549、NCL-H446、95-D、HS-746T、Hos、A-204、769-P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但IL-12联合Toll样受体激活剂杀伤作用最强,是生理盐水对照组的260倍,是IL-12与Toll样受体激活剂单用时的20~35倍。
实施例2
体内试验:小鼠动物试验表明,rhIL-12联合Toll样受体激活剂具有对小鼠结直肠癌模型抗肝转移作用。
实验方法:选用C57小鼠36只,分成4组,每组9只。每只小鼠背部皮下接种SW480细胞5×106个细胞,接种3天后,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IL-12、Toll样受体激活剂、IL-12联合Toll样受体激活剂,每2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周后,处死小鼠,取肝脏切片检查,计算发生肝转移的例数。
实验结果:生理盐水组死亡2只,其余7只中有6只均发生肝转移;IL-12组2只发生肝转移;Toll样受体激活剂组3只发生肝转移;IL-12联合Toll样受体激活剂组均没有发生肝转移。说明IL-12联合Toll样受体激活剂能明显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思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思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8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