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焦炉炭化室炉墙窜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9857.5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景瑞;陈君安;邵有辉;李雪松;张楠;安占来;王健;刘传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33;G01N21/35;G01M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056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焦炉 炭化 室炉墙窜漏 方法 | ||
一种检测焦炉炭化室炉墙窜漏的方法,属于焦炉炉体检测方法技术领域,用于检测焦炉炭化室炉墙窜漏。其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针对炭化室炉墙密封不严时,燃烧室所排出的废气中的SO2主要是由炭化室窜漏至燃烧室的荒煤气燃烧所致,对比交换过程中和非交换过程中废气所含SO2的量,即可判别焦炉炭化室的窜漏程度。本发明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不但可以排查焦炉炉墙砖缝之间是否存在窜漏,还可以利用本方法指导对焦炉炭化室墙面进行修理,使炼焦加热产生的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波动幅度减少,焦炉烟囱颗粒物含量趋于稳定,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张,提高炉体的使用寿命,减少炉墙窜漏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焦炉炭化室炉墙窜漏的方法,属于焦炉炉体检测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焦炉在建成后的烘炉升温过程中,炭化室、立火道顶部的砖逐步开始升温,直至烘炉结束正常加热开始,炉顶表面砖和炭化室、立火道顶部砖温差达到最大,由于温度高低的不同,炭化室顶部砖膨胀量远远大于炉顶表面砖的膨胀量,上下砖层之间存在位移,从而产生水平方面缝隙。在炭化室、立火道内部砖层与砖层之间也会因膨胀量不同而发生位移,且同一层所有砖的位移距离并不一致,这将导致同层砖之间出现垂直方向的缝隙。这些缝隙刚开始较小,并会被荒煤气裂解所产生的石墨封住,但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受装煤、摘门、推焦等焦炉正常的反复操作而引起的温度变化、机械应力与化学腐蚀等作用,缝隙将开始逐步加大。此时荒煤气将窜漏至燃烧室中,在燃烧室内燃烧,使温度局部升高,并剥蚀炉墙,如果未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缝隙将逐步扩大,炭化室墙面砖将逐步受损,荒煤气开始加量进入立火道,造成炉温波动加剧,废气中SO2含量上升,焦炉使用寿命急剧缩短、烟囱冒烟等恶劣影响。
目前判断焦炉炭化室炉墙有无窜漏现象,主要凭肉眼观察和靠经验判断,即蓄热室顶部有无下火、进风门处瓦斯灰是否增多、查立火道墙有无冒烟冒火、从废气盘测压孔观察小烟道内有无蓝火苗,以及在推焦结束后人为加大两侧燃烧室压力,看炭化室墙面是否有火苗等主观判断方法,缺乏有科学依据的检测焦炉炉墙窜漏的方法,这种情况至今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十分不利于炉墙缝隙的及时修复,不但缩短了焦炉的使用寿命,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成为焦炉炭化室维修的难题,亟待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焦炉炭化室炉墙窜漏的方法,这种检测方法通过对比交换过程中和非交换过程中废气SO2的含量,即可判别焦炉炭化室的窜漏程度,该方法简单易行,鉴定效率高,可有效鉴定炉墙的窜漏。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焦炉炭化室炉墙窜漏的方法,它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a.确定炭化室某一炉墙面为泄漏测试墙面,选择该炉墙面对应的立火道下降气流相应小烟道上的废气取样点;
b.将取样管插入小烟道,并确保接口处密封;
c.将泵吸式SO2含量检测设备与取样管进行连接;
d.在废气盘废气砣开始提起时打开泵吸式SO2含量检测设备,在废气砣开始上升时将废气按固定的频率抽出,废气通过SO2含量检测设备;
e.对废气进行检测,观察检测设备SO2含量的变化,并记录按固定的频率抽出废气中的SO2含量,在废气砣上升后2min后,如果SO2含量在连续10次抽出的废气中未上升,则可以拔出取样管,将小烟道密封好;
f.以时间为横坐标,所测得SO2含量为纵坐标作折线图;
g.观察折线图,如果SO2含量在废气砣上升后呈现过明显的下降趋势,即折线图存在尖峰型,则表明炉墙有明显窜漏,否则,则炉墙密封效果良好;
i.如果炉墙窜漏,则计算计算折线图尖峰面积,并求出SO2含量平均值,以此判断炉墙窜漏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色条线缆检测校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血细胞分析用溶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