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超表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9968.6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彤;陈良惠;宋国峰;江宇;宋甲坤;韦欣;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00 | 分类号: | G02B1/00;G02B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表面 结构 | ||
1.一种柔性超表面结构,包括:亚波长微纳结构重复单元和柔性衬底,多个所述亚波长微纳结构重复单元呈周期性排布在所述柔性衬底上,
所述亚波长微纳结构重复单元用于在所述柔性衬底上产生等离子体耦合共振;以及
所述柔性衬底具有可延展特性,所述柔性衬底的制备材料是PDMS、polyimide、PET、PEN、BCB、PMMA、Polypropylene、Parylene、SU8或Polystyrene中的一种;其中,
所述亚波长微纳结构重复单元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共振单元,分别为:第一亚波长微纳结构和第二亚波长微纳结构,所述第一亚波长微纳结构与所述第二亚波长微纳结构组合排布在同一表面上,用于接收正入射的平面波;
通过外加应力来改变两个共振单元的间距,从而改变两个共振单元支持的亮暗两种共振模式的耦合强度实现表面等离子耦合峰位的动态调节;所述正入射的平面波用于激发所述第一亚波长微纳结构中的电共振模式作为亮模式;以及
所述第一亚波长微纳结构中的亮模式用于激发所述第二亚波长微纳结构的耦合共振模式作为暗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亚波长微纳结构中的亮模式和所述第二亚波长微纳结构中的暗模式在频率上接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亚波长微纳结构中的亮模式和所述第二亚波长微纳结构中的暗模式用于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相消干涉产生一个透明区域,产生表面等离子体耦合共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亚波长微纳结构和所述第二亚波长微纳结构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亚波长微纳结构中的亮模式和所述第二亚波长微纳结构中的暗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亚波长微纳结构和所述第二亚波长微纳结构的制备材料是金属材料:金、银、铝、铜,或高折射率电介质材料:硅、锗、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氧化锌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9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灾害性天气监测及车辆预警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半反半透型偏振分束光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