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药制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40636.X 申请日: 2017-03-10
公开(公告)号: CN106728923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江志杰;胡寒竹;尹昌生 申请(专利权)人: 江志杰
主分类号: A61K36/898 分类号: A61K36/898;A61P35/00;A61P1/16;A61K33/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200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血管瘤 中药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血管瘤形成原因未明,有人认为是肝内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所致,也有人认为与雌激素水平有关。本症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因本病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肝内占位性病变,故临床上要注意与肝癌相鉴别。

肝血管瘤的大小差异很大,小者仅数毫米,大者直径可超过20cm。一般将直径超过10cm者称为巨大血管瘤。约85%的肝血管瘤为单发,位于肝右叶,且常靠近肝表面,呈膨胀性生长,多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楚。肉眼观呈暗红色或蓝紫色,可有不规则分叶状;镜检显示病变中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薄壁静脉腔,内衬单层上皮,腔隙之间有细的纤维隔。根据肿瘤中纤维化组织的多少可将其分为4型。

(1)肝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切面呈蜂窝状,由大小不等的血窦组成,在大的病变中可见由于陈旧性出血或血栓形成后引起的中心纤维化区。此型最常见,临床上所说的肝血管瘤多指此型。

(2)硬化性血管瘤:血管腔塌陷或闭合,纤维组织增多,瘤体质硬。

(3)血管内皮细胞瘤:是源于肝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恶变,此型临床罕见。

(4)肝毛细血管癌血管腔狭窄,间隔纤维组织增生是其特点,此型国内少见。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则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西医学对此病治疗方法主张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肝动脉结扎等。许多患者因此惧怕手术,求治于中医。本病属于中医学症瘕范畴。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药制剂,特别适用于治疗气虚痰瘀型肝血管瘤,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气虚痰瘀型肝血管瘤的证候为倦怠乏力,气短神疲,右胁胀痛或刺痛,胃脘痞满,纳差食少,恶心欲呕,舌淡暗,有瘀斑,苔白腻,脉细涩。气虚痰瘀型肝血管瘤的中医病因辨析如下:病程日久,正气耗伤,故倦怠乏力,气短神疲;痰湿中阻,故胃脘痞满,纳差食少,恶心欲呕;气血瘀滞,故右胁胀痛或刺痛;舌淡暗、有瘀斑,苔白腻,脉细涩也为气虚痰瘀内结之象。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黄精20~30份、人参5~10份、阳雀花10~15份、百两金10~15份、钗子股15~20份、长前胡10~15份、车前草10~15份、柴桂20~30份、芒硝10~15份、两面针15~20份、丹参10~15份、泽兰5~10份、黄柏10~15份、白芍10~15份、茯苓5~10份、大荃麻5~10份、佛肚花5~10份。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可以为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黄精20份、人参5份、阳雀花10份、百两金10份、钗子股15份、长前胡10份、车前草10份、柴桂20份、芒硝10份、两面针15份、丹参10份、泽兰5份、黄柏10份、白芍10份、茯苓5份、大荃麻5份、佛肚花5份。

也可以为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黄精30份、人参10份、阳雀花15份、百两金15份、钗子股20份、长前胡15份、车前草15份、柴桂30份、芒硝15份、两面针20份、丹参15份、泽兰10份、黄柏15份、白芍15份、茯苓10份、大荃麻10份、佛肚花10份。

也可以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黄精25份、人参8份、阳雀花12份、百两金12份、钗子股18份、长前胡12份、车前草12份、柴桂25份、芒硝12份、两面针18份、丹参12份、泽兰8份、黄柏12份、白芍12份、茯苓8份、大荃麻8份、佛肚花8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药制剂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服用时,每次300ml,一天两次。

药理分析:

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志杰,未经江志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06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