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低初始粘度的深部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1368.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7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南;巢忠堂;薛成刚;王康月;李娟;刘华;黄菊;刘爱武;朱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12 | 分类号: | C09K8/512;C09K8/58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初始 粘度 深部调驱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低初始粘度的深部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深部调驱剂中含有疏水缔合聚合物0.05~0.2wt%;甲醛0.08~0.16wt%,间苯二酚0.016~0.032wt%;草酸为0.1~0.16wt%;硫脲0.012~0.02wt%;二价钴盐0.01~0.015wt%;其余为水。该调驱剂形成的调驱体系具有低的初始粘度,对于低渗透、特低渗油藏来说,保证其较好的注入性,同时具有较好的耐温性、抗剪切性和热稳定性,有利于胶体在油藏中长期有效性。该调驱体系还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剖面改善率和驱油效率,有利于封堵高渗通道,从而改变油藏的液流方向,使后续注入液体进入低渗层,起到提高采收率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部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低渗油藏中高含水期的深部调驱体系,属于油田采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三次采油技术中,采用一种低初始粘度凝胶调驱体系对油藏进行深部调驱处理,该体系可以封堵高渗通道、调整渗透率级差、改善吸水剖面、提高波及体积与驱油效率,以达到油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在油藏注水开发中,由于油层发育的非均质性、存在裂缝、高渗透带、大孔道等原因,造成注水井对应油井过早水淹,裂缝侧向剩余油富集,侧向油井注水难以见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仍然是以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为主、提高注入水洗油效率为辅。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深部调驱,才能更经济有效地调整及改善油藏的非均质性,提高注入液的体积波及系数,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调剖剂有几十种,归纳起来,调堵材料可以分为无机型、聚合物型、泡沫型等三种,调剖机理均是封堵地层的高渗层,从而使注入水改变流向,将低渗层的原油洗出,提高原油采收率。无机型材料缺点是不具备压缩性,机械刚性强,存在注入困难和封堵半径小的问题,因此不适合应用在地层深部调剖工艺中。泡沫型材料需解决气源的问题。聚合物型材料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研究多集中于中高渗油藏,对于高温、低渗油藏应用的较少。
因此,需要针对中高温、低渗油藏研究一种新型的深部调驱剂。
下面列举目前有一定代表性的专利。
申请号为“201110298999.9” 的中国授权专利“一种低温深部凝胶调剖堵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低温深部凝胶调剖堵水剂及其制备方法[1]:该调剖堵水剂由高分子絮凝剂、双氰胺改性尿醛类树脂延迟交联剂、工业纯碱、间氨基苯酚和水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高分子絮凝剂:0.08%-0.2% ;双氰胺改性尿醛类树脂延迟交联剂:0.18%-0.25% ;工业纯碱:0.05%-0.20% ;间氨基苯酚:0.01%-0.02% ;其余为水,各组分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反应控制温度在50-60℃。该发明实现具有一定机械堵塞作用、持久移动堵塞作用、动态调配水作用、压力波振荡作用、洗油携油作用,满足油田低温油藏大剂量深部调剖堵水及调驱的需要。
申请号为“201110417293.X” 的中国授权专利“一种耐高温酚醛树脂弱凝胶调剖堵水剂”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酚醛树脂弱凝胶调剖堵水剂,其是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通过其酰胺基与交联剂发生反应形成的调剖堵水剂,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该调剖堵水剂包括以下原料组成: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0.25% -1.2%,交联剂、0.2% -1%,添加剂、0.01%-1%,余量为水。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酚醛树脂弱凝胶调剖堵水剂的堵水率大于80%,堵油率小于30%,抗高温性能可以达到90℃以上,耐矿化度最高可以达到85000mg/L( 以80000mg/L 氯化钠和5000mg/L 氯化钙计),凝胶强度高,突破强度比以往提高了68%,成胶时间可调,能够达到在地层中封堵高渗透层和深部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的目的,实现油层的深部调剖,大大提高石油采收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1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