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冷涂料在负压消失模铸造上防铸件缩松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1596.0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项恒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钜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3/00 | 分类号: | B22C3/00;B22C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 消失 铸造 铸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 属于负压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常规基本涂料、冷却剂、激冷涂料配制、激冷涂料在负压消失模铸造上防铸件缩松的应用。
背景技术
负压消失模铸造是铸造行业的新兴铸造工艺方法,它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发泡塑料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层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液体金属,使模型气化并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所需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消失模铸造的工艺过程比传统的砂型铸造工艺简单的多,它的工艺优点有:铸件精度高、设计灵活、无传统铸造中的砂芯和制芯工部,不会出现传统砂型铸造中因砂芯尺寸、清洁生产和减轻铸件毛坯的重量,机械加工余量小等优点,。
虽然消失模铸造比传统砂型铸造铸件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好,但消失模使用的白模是泡沫塑料,其强度低,难以使用成型冷铁对容易产生缩孔缩松部位进行冷却,只能使用冒口进行补缩,降低了工艺出品率,极大限制了绿色环保消失模铸造工艺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白模固定所带来的缺点,而提供的激冷涂料在负压消失模铸造上防铸件缩松的应用。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激冷涂料在负压消失模铸造上防铸件缩松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激冷涂料配制:在基本涂料中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30~40%的冷却剂,充分搅拌,静置消泡后即成激冷涂料;(2)激冷涂料使用:采用常规涂刷方法将激冷涂料涂刷在零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的相应白模内外部表面部位,涂刷厚度依据产生缩孔缩松倾向大小程度确定,对缩孔涂刷1~6mm, 对缩松涂刷0.5~3mm;涂刷后放入40~55℃烘干房中烘干,随后按常规涂挂方法涂挂白模的其他部位即可。
一般地,所述基本涂料是市售消失模专用涂料,按常规混制工艺混制的涂料。
所述冷却剂选用市售的工业级325目Al(OH)3粉末。
所述涂刷厚度,对缩孔涂刷1~2mm, 对缩松涂刷0.5-~1mm。
本发明由于采用的激冷涂料是一种胶体溶液,涂刷随白模外形变化而紧密在白模上附着,因此铸件无不良尺寸发生,表面无毛刺多肉现象,消除成型冷铁带来的种种弊端。
由于激冷涂料是一种胶体溶液,涂刷随白模外形变化而紧密在白模上附着,因此其白模内外表面都可以很容易实施。
由于激冷涂料层相对较轻,涂刷随白模外形变化而紧密在白模上附着,对白模有一定加强作用,不会使白模变形,致使铸件尺寸精确。
本发明的激冷涂料使一箱多件的小件的各件分别达到均衡凝固目的得以实现,扩大绿色环保消失模铸造工艺的应用范围。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本发明其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可靠性强,易于批量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
激冷涂料在负压消失模铸造上防铸件缩松的应用,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基本涂料选择;
(2)冷却剂选择;
(3)激冷涂料配制;
(4)激冷涂料使用。
上述基本涂料选用市售消失模专用涂料,按常规混制工艺混制的涂料。
冷却剂选用市售的工业级325目Al(OH)3粉末。
在基本涂料中加入质量百分含量10~20%的冷却剂,充分搅拌,静置消泡后即成激冷涂料。
使用常规涂刷方法将激冷涂料涂刷在零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的相应白模外部部位,其涂刷厚度根据产生缩孔缩松倾向大小程度,对缩孔涂刷1~2mm, 对缩松涂刷0.5-~1mm,涂刷后放入40~55℃烘干房中烘干,随后按常规涂挂方法涂挂白模的其他部位即可。
由于激冷涂料是一种胶体溶液,涂刷随白模外形变化而紧密在白模上附着,因此铸件无不良尺寸发生,表面无毛刺多肉现象,消除成型冷铁带来的种种弊端,再则由于消失模铸造白模强度低,往往难以支撑成型冷贴的重量而改用加冒口,从而牺牲工艺出品率来满足收缩补液的要求,另外对一箱多件小件使用成型冷贴即不经济也不现实,限制了绿色环保消失模铸造工艺的应用。而激冷涂料应用很好解决了此问题,因此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钜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钜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1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