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缝线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2002.8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0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克昌;程启正;何扭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6 | 分类号: | D02G3/46;D02G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史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段单元 缝线 接着层 接触处 接合 附着 缝织 界定 催化 胶片 | ||
1.一种高分子缝线结构,适用于一个织物,其特征在于:该高分子缝线结构包含一个缝织于该织物上的第一线段单元,及一个交织于该第一线段单元而与该第一线段单元界定出多个接触处的第二线段单元,该第一线段单元包括一个第一缝线,及一个附着于该第一缝线的第一接着层,该第二线段单元包括一个第二缝线,及一个附着于该第二缝线而与该第一线段单元的第一接着层于所述接触处上相互接触并接合的第二接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缝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段单元在该织物的内外两侧分别形成多个彼此相间隔的线迹,该第二线段单元是与该第一线段单元形成于该织物内侧的所述线迹交织而形成所述接触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缝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着层为烯丙基聚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缝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着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
5.一种高分子缝线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方法包含一个前置步骤、一个缝线步骤,及一个催化步骤,在该前置步骤中,准备一个第一线段单元,及一个第二线段单元,该第一线段单元包括一个第一缝线,及一个附着于该第一缝线的第一接着层,该第二线段单元包括一个第二缝线,及一个附着于该第二缝线的第二接着层,在该缝线步骤中,将该第一线段单元缝制于一个织物上,并使该第二线段单元交织该第一线段单元而形成多个接触处,在该缝线步骤中,该第一接着层与该第二接着层在接触时不相互接合,在该催化步骤中,以一个催化装置对该第一线段单元及该第二线段单元进行催化,使所述接触处上相互接触的第一接着层及第二接着层因受催化而可相互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分子缝线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催化步骤中,该催化装置可加热该第一接着层及该第二接着层,使在所述接触处上相互接触的第一接着层及第二接着层相互黏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分子缝线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缝线步骤中,该第一线段单元缝织时是在该织物的内外两侧分别形成多个彼此相间隔的线迹,该第二线段单元是与该第一线段单元形成于该织物内侧的所述线迹交织而形成所述接触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分子缝线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前置步骤中,该第一接着层为烯丙基聚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该第二接着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分子缝线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催化步骤中,该催化装置为加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高分子缝线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催化步骤中,该催化装置以超过摄氏120度的温度对该第一线段单元及该第二线段单元加热以进行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0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竹节纱线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加弹机用冷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