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心电图与营养代谢同步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2155.2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解启莲;余洪龙;张晓明;陈小平;徐晓嵘;李小双;王瑶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8;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心电图 营养 代谢 同步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体心电图与营养代谢同步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代谢测试装置是基于间接测热法的原理,根据一定时间内氧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计算出人体的能量消耗,以及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能量消耗中的构成,代谢测试分为基础代谢测试和运动心肺测试,其装置可与跑步机、功率车等负载设备配合,测试人体在不同运动负荷下的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代谢测试为心肺功能的评估、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科学的营养供给提供了参考。
在为受试者进行基础代谢测试和心电图测试时都需要受试者平躺下来直至处于静息状态,传统的方式都是对病人的代谢测试和心电图测试分开操作,这样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又增加了工作量,并且由于营养代谢涉及的学科较多,单个的医生难以给出最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心电图与营养代谢同步监测装置,通过该装置的应用,对患者同时进行代谢测试和心电图测试,并且将病人的心电和营养代谢情况远程发送给医院的诊断平台,便于集中医院的优势资源对病人的情况进行会诊,给出最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人体心电图与营养代谢同步监测装置,包括代谢台车、呼吸面罩、代谢测试管道、导联线、显示器,所述代谢台车外部设有代谢测试接口、心电图测试接口和显示器,所述代谢台车内部设有代谢测试模块、心电图测试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代谢测试接口与代谢测试模块相连,心电图测试接口与心电图测试模块相连;所述代谢测试接口通过代谢测试管道与呼吸面罩相连;所述导联线一端与心电图测试接口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导联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面罩用于获取人体呼出气体并通过代谢测试管道传输至代谢测试模块;所述代谢测试模块对人体呼出气体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人体代谢测试结果,然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导联线和导联电极均为五个,五个所述导联电极分别连接到人体相应部位,所述相应部位包括为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胸骨左缘第四肋间、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和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进一步地,所述导联电极用于获取人体心电信号并通过导联线传输至心电图测试模块;所述心电图测试模块对人体心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心电图测试结果,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患者同时进行代谢测试和心电图测试,并且将病人的心电和营养代谢情况远程发送给医院的诊断平台,便于集中医院的优势资源对病人的情况进行会诊,给出最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医生会诊效率,以及减小了医生的会诊压力;通过该装置的应用,提高了诊断数据采集的智能化,有利于减少相应工作的人力,进而有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人体心电图与营养代谢同步监测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参考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代谢测试管道,2-呼吸面罩,3-代谢台车,4-代谢测试接口,5-导联线,6-导联电极,7-心电图测试接口,8-受试者,9-诊疗床,10-显示器,11-代谢测试模块,12-心电图测试模块,13-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1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