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湿型滤芯支撑板、空滤器及其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2273.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兵;鲁卡;景华阳;杨松;冯朋博;张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湿 型滤芯 支撑 滤器 及其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配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湿型滤芯支撑板、空滤器及其发动机。
背景技术
滤芯支撑板一般用于设置于空滤壳体内用于支撑固定滤芯,同时,在滤芯支撑板设置废气进孔并通过引导通道引导至空气出孔处,而废气进孔与发动机气缸缸头连通用于将发动机内的机油蒸汽引入燃烧室燃烧处理,而现有技术中,当废气经废气进孔并通过引导通道后易造成废气中机油蒸汽在空滤器内部相对较冷零部件表面冷凝,造成机油堆积,打湿滤芯,影响滤清效果,增加滤清阻力,影响发动机性能。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防湿型滤芯支撑板、空滤器及其发动机,能够避免废气中机油蒸汽在空滤器内部相对较冷零部件表面冷凝,利于空滤器滤芯保持干燥,保证空滤器的滤清效果,保证发动机性能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防湿型滤芯支撑板、空滤器及其发动机,能够避免废气中机油蒸汽在空滤器内部相对较冷零部件表面冷凝,利于空滤器滤芯保持干燥,保证空滤器的滤清效果,保证发动机性能好。
本发明的防湿型滤芯支撑板,包括设置有空气出孔和废气进孔的支撑板本体,所述废气进孔通过一引导通道将废气引导至空气出孔处,支撑板本体还设置有用于将从引导通道流出的废气限制在空气出孔的导流部;通过导流部的设置,避免废气从引导通道流出后直接与空滤器内部相对较冷零部件表面冷凝而打湿滤芯,利于空滤器滤芯保持干燥,保证空滤器的滤清效果,保证发动机性能好。
进一步,所述导流部至少包括与引导通道的出口对应并用于改变废气流动方向的弧形导流面;避免废气中的机油蒸汽反冲力过大而脱离导流部的限制而造成打湿滤芯,保证废气被有效限制于空气出孔处。
进一步,所述弧形导流面绕空气出孔包围设置;所述弧形导流面与引导通道的出口组成环形结构,保证空气出孔有效面积大,同时使废气形成可形成环形的导流结构,进一步保证废气集中于空气出孔。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本体内端面固定设置有两块相对的侧板,两个侧板上端之间设置有盖板,所述引导通道由两侧板内壁、盖板内壁和支撑板本体内端面围设形成,其中一侧板内壁与弧形导流面平滑过渡;一侧板内壁与弧形导流面平滑过渡保证废气气流稳定,导流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弧形导流面边缘部分沿内侧延伸并向空气出孔侧弯折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位于空气出孔的底部,所述引导通道位于空气出孔的上侧并用于将废气沿斜向下引导至空气出孔;空滤器的防湿型滤芯支撑板竖直设置,向外表示空气沿空气出孔流出的方向,反之为向内,利于保证废气在弧形导流面内。
进一步,所述翻边为可用于储油的船形结构;如图所示,所述船形结构的末尾端的高度高于其自身初始端高度,通过船形结构,利于与过滤器壳体配合形成储油槽,保证收集废气中的液态机油或冷凝后的机油。
进一步,所述弧形导流面上与翻边对应处设置有平面导流段;所述平面导流段可扰动环形废气流,通过翻边使废气向空气出孔中心靠近,保证废气利于进入空气出孔。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滤器,所述空滤器设置有用于支撑滤芯组件的防湿型滤芯支撑板,所述防湿型滤芯支撑板为上述防湿型滤芯支撑板;所述空滤器还包括滤芯和壳体,在此不再赘述;该空滤器能够对废气引导,同时保证空滤器的滤芯干燥,保证空气过滤效果好,保证发动机的性能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和安装于发动机本体的空滤器,所述空滤器为上述空滤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滤器,所述空滤器设置有用于支撑滤芯组件的防湿型滤芯支撑板,所述防湿型滤芯支撑板为上述的防湿型滤芯支撑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防湿型滤芯支撑板;通过导流部的设置,避免废气从引导通道流出后直接与空滤器内部相对较冷零部件表面冷凝而打湿滤芯,利于空滤器滤芯保持干燥,滤芯的通过阻力较小,同时保证空滤器的滤清效果,保证发动机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2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