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装饰物及用以安装、制造该建筑装饰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2936.1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江俊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俊昇 |
主分类号: | B44C5/04 | 分类号: | B44C5/04 |
代理公司: | 11252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立民;张应 |
地址: | 中国台湾宜兰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装饰物 用以 安装 制造 方法 | ||
一种建筑装饰物及用以安装、制造该建筑装饰物的方法,其中该建筑装饰物是包含至少一装饰物本体以及一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固定座,镶嵌于该装饰物本体的背面,该固定座设有一沟槽,该沟槽的第一端形成一入口端,并在该沟槽的两侧,分别相对突伸一挡壁,并使至少一挡壁的里侧形成一顶推斜面,该顶推斜面是自该入口端朝该沟槽的第二端向内渐斜;以及至少一固定钉,安装于一建筑物上,该固定钉含有一颈部,在该颈部的外端连设有一头部,使该颈部可滑入于该沟槽中,且使该头部的外径大于该两挡壁的间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物及用以安装、制造该建筑装饰物的方法,尤指一种附着在建筑物墙面上的装饰物。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建筑墙面,为了美观,常会以人像、动物、船、飞机…等等的图像装饰物进行装饰,为了使建筑墙面更为生动有趣,上述的装饰物大多数会以立体方式呈现于建筑墙面上。
常用的在建筑墙面设置立体装饰物的方法有下列两种:
[第一种方法]:
在建构该建筑墙面的同时,在墙面的预定位置上架设模板,进行灌浆铸造成型,或者在该建筑墙面上趁混凝土尚未硬化前,直接进行塑形或雕刻;只是,此种方法,必需要有极高技术及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塑形或雕刻,且由于在完成塑形后,混凝土尚未硬化,因此很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施工后必须聘请专人进行监控或进行围栏的工程,以避免遭受破坏,造成施工上的困扰。
再者,由于所建构的装饰图像,是现场制作,完工后,不一定可以满足雇主的需求,若雇主不满意该装饰物的形状时,必须打掉重新再制作,造成极大的困扰。
[第二种方法]:
先在工厂端,以陶土方式制作所需要的装饰物,待完成釉烧后,再运送至建筑工地,粘贴于建筑墙面上;然此一方式,仍具以下的缺点:
1.制作大型陶制装饰物时,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才有能力制作,使制作成本极高。
2.制作大型陶制装饰物时,不论在干燥过程、进行釉烧或完成后的运送过程,皆极易断裂。
3.通常需经过7天的干燥时间及数十小时的釉烧及降温的过程,因此在制造上极为费时。
为了避免上述大面积的装饰物,在运送过程断裂,目前常用的方法,如图12所示,大多数是将一个所要展现完整的图像60,区分成多个相同大小的单元61,再拼贴于建筑物的墙面40,只是此一方式,各单元61的交界曲线S会通过、切割完整的图像60中所要展现的图像,例如是人像的脸部,使建构于墙面上的完整的图像60无法呈现完整的图形,而显其缺点。
另外,目前将立体装饰物,附着于建筑物的方法,通常是在建筑物的表面,涂上一层水泥等胶着物后,直接粘贴在建筑物上;只是,此一常用方法,积年累月后,建筑物与装饰物间的胶着物会退化,而使附着的装饰物发生剥落的情况。因此,目前有些装饰物的背面设置有勾挂孔,以挂扣在建筑物对应的勾部上,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401676号所示,只是该专利前案所揭示的结构中,该装饰物并无法在挂扣的过程中,自动地紧贴在建筑物的表面,导致易松脱或与建筑物间产生间隙,而有改进的必要。
本案的发明人有鉴于此,乃加予研究,终于揭示出本发明所述建筑装饰物及用以安装、制造该建筑装饰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建筑装饰物及用以安装、制造该建筑装饰物的方法;其中该建筑装饰物,是包含至少一装饰物本体以及一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固定座,镶嵌于该装饰物本体的背面,该固定座设有一沟槽,该沟槽的第一端形成一入口端,并在该沟槽的两侧,分别相对突伸一挡壁,并使至少一挡壁的里侧形成一顶推斜面,该顶推斜面是自该入口端朝该沟槽的第二端向内渐斜;以及至少一固定钉,安装于一建筑物上,该固定钉含有一颈部,在该颈部的外端连设有一头部,使该颈部滑入该沟槽中,且使该头部的外径大于该两挡壁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俊昇,未经江俊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9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循环模块、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循环方法
- 下一篇: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