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3480.0 | 申请日: | 201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祁卫;陈阳昕;郭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极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刘静,邱启旺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协同 运输 方法 | ||
1.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机器人Pa协同带动目标物体Ca到目标位置;机器人Pa的类型和数量通过中央控制系统Ma或具备运算能力的机器人Pa根据目标物体Ca的参数,经过判断算法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Pa具有将力传导至目标物体Ca的组件Ar,组件Ar为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组件Ar为接触式时,可选自机械手、机械臂、真空吸盘、电磁吸盘、摩擦面;组件Ar为非接触式时,可选自磁力装置、开放式流体传力装置、化学力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物体Ca的参数通过置于工作区域的数据采集系统Se或机器人Pa获取,参数包括:目标物体Ca位置、目标物体Ca二/三维特征、目标物体Ca物理性质特征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物体Ca参数的获取方式包括:二维码扫描识别技术、激光雷达传感器探测装置、超声波雷达探测装置、红外测距雷达探测装置、计算机视觉技术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Pa具有定位功能,或通过置于工作区域的数据采集系统Se实现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Pa至少具备以下运动自由度特征中的一种:平面内沿xy轴运动和绕z轴自转的三自由度运动特征,或者三维空间内沿xyz轴向运动并沿Z轴转的4个自由度的运动特征,或者三维空间内沿xyz轴向运动和绕ZY轴转的5个自由度运动特征,或者三维空间内沿XYZ轴向运动和绕XYZ轴旋转的6个自由的运动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协同工作的控制指令由中央控制系统Ma发出,或者由具备运算能力的某个机器人Pa承担中央控制任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载目标物体Ca的所有机器人Pa之间可检测相对位置并相互通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机器人Pa协同运动时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化,运输过程中目标物体Ca不脱离任何一个机器人Pa,各机器人Pa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允许的位移量范围:根据多个机器人Pa之间的相对位置(XYZ)参数,设机器人Pa最大允许位移量为Lpa,设组件Ar的许用位移量为Lar,在运输目标物体Ca过程中,机器人Pa的最大允许位移量Lpa<Lar。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标准具体为:
1)使用数量判断:假设机器人Pa的种类共有n种,不同类型机器人数量以Pa1、Pa2…Pan代表。假设目标物体Ca质量为Mca,机器人Pa1……Pan的载重量分别为Mpa1……Mpan。则多种机器人Pa的使用数量应满足公式:
Pa1*Mpa1+Pa2*Mpa2+…Pan*Mpan≥Mca。
2)机器人Pa合格工作状态判断:
a)剩余能量满足运输目标物体Ca至指定位置的能力,最佳情况下剩余能量满足在运输完Ca后还可以回到对机器人Pa设定的指定位置;
b)机器人Pa没有严重的机械或电子故障,严重状态指:机器人Pa自身不能运动、机器人Pa故障会损坏其他物品;
3)效率判断:根据检测到的多个空闲机器人Pa的位置,计算每一个空闲机器人Pa运动到目标物体Ca的路径,计算机器人Pa耗时,选取耗时最短的一组机器人Pa执行任务。
4)功能判断:根据目标物体Ca的结构形式,选取其组件Ar特性满足可运输目标物体Ca的机器人Pa型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极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极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34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