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尿素液现场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4600.9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1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俊华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B01F5/02;B01F7/18;B01F15/00;B01F15/04;C02F9/04;B01D36/00;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陈正兴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素 现场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尿素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尿素液现场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车用尿素液的原料有多种来源,有些采用普通尿素进行二次提纯,工艺复杂,有些采用液态尿素,对生产场地有一定要求。车用尿素液产品目前一般是从工厂生产再用10升、20升小包装灌装后分包销售,也有部分采用1T装吨桶进行销售。现有技术的车用尿素液生产存在如下的缺陷:
1)现有车用尿素液工艺流程复杂不利于装置小型化;
2)现有车用尿素液生产设备很难就近生产,因此产品的分销产生大量包装费用与运输费用。
3)现有车用尿素液生产装置不能实现自动配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尿素液现场生产装置,克服现有技术车用尿素液工艺流程复杂,不利于车用尿素液生产装置小型化的缺陷以及车用尿素液生产设备很难就近生产,造成产品包装费用和运输费用过高的缺陷,以及现有车用尿素液生产设备不能实现自动配比的缺陷。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用尿素液现场生产装置,包括水净化组件、搅拌组件和后处理组件,所述水净化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和所述后处理组件依次相连,所述水净化组件包括至少两级串联的水净化部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射流器,所述搅拌桶外设置有泵体,由所述射流器和所述泵体进行尿素液的搅拌处理,所述搅拌桶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由所述称重传感器对所述搅拌桶及其内容物进行称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水净化组件包括串联的砂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精密过滤器,还包括串联的高压泵、至少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和纯水贮槽,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泵,还包括串联的增压泵、至少一级混合离子交换器,所述纯水贮槽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增压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搅拌桶的入口处设置有格栅,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后处理组件包括串联的至少一个过滤器和离子交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反渗透膜组件包括串联的第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和第二级反渗透膜组件。
一种车用尿素液现场生产装置,包括水净化组件、搅拌组件和后处理组件,所述水净化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和所述后处理组件依次相连,所述水净化组件包括至少两级串联的水净化部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浆,所述搅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浆,由所述搅拌电机和所述搅拌浆进行尿素液的搅拌处理,所述搅拌桶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由所述称重传感器对所述搅拌桶及其内容物进行称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水净化组件包括串联的砂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精密过滤器,还包括串联的高压泵、至少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和纯水贮槽,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泵,还包括串联的增压泵、至少一级混合离子交换器,所述纯水贮槽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增压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搅拌桶的入口处设置有格栅,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后处理组件包括串联的至少一个过滤器和离子交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反渗透膜组件包括串联的第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和第二级反渗透膜组件。
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体积小巧,移动方便,可以就地生产,最大限度减少包装和运输费用,本发明在常温下即可快速完成配比混合,从而节省了热交换装置,搅拌部分只需要一台搅拌泵和射流器(文丘里喷嘴)即可以完成搅拌,后处理组件精密过滤器去除颗粒杂质后再经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微量的离子杂质,本发明还在搅拌桶底部安装称重传感器,由称重传感器对搅拌桶及其内容物进行称重,实现尿素液生产的自动配比。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之二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反渗透组件的渗透与反渗透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华,未经刘俊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4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