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度重负载面轨复合配合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4779.8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8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得力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B5/29 | 分类号: | B27B5/29;B27B5/3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吴嘉滨 |
地址: | 3663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负载 复合 配合 升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高精度重负载面轨复合配合升降装置,包括外箱和升降体,所述外箱包括固连在一起的前箱板、后箱板、左箱板、右箱板和顶盖板,所述前箱板、后箱板、左箱板和右箱板成矩形合围,所述顶盖板与前箱板、后箱板、左箱板和右箱板垂直固设于顶面,所述升降体包括内箱体和顶驱动装置,所述前高精度凸面与内箱体的前端面竖直方向面接触配合,所述内箱体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滑块滑轨和右滑块滑轨与左箱板和右箱板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固设于顶盖板顶面,所述顶驱动装置通过丝杆与内箱体传动连接,控制所述内箱体沿竖直方向移动。本发明滑块滑轨配合加上内箱体与外箱前后内端面的面配合,即面轨复合配合,适合复杂多面强受力情况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精度重负载面轨复合配合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内轴箱升降是主要利用燕尾槽来衔接固定箱体与活动内轴箱体升降。用燕尾槽来作为滑轨移动箱体最少有以下几点弊端:
1、因燕尾槽滑动部份接触面有限且负载较重,导致升降轴箱在升降过程中产生抖动现象,且紧固性较差,由此造成被加工件的精确度较差。
2、因燕尾槽与轴箱滑动部份的接触面较小,导致燕尾槽承载负荷有限,重载时燕尾槽容易引起变形,由此严重影响轴箱正常滑动。
3、燕尾槽的磨损与使用时间成正比,燕尾槽磨损后难以修复。磨损后滑动面间隙加大,难以保证箱体精准升降和固定。
4、单个燕尾槽结构难以实现内、外轴箱的多面配合。
5、使用燕尾槽工艺复杂,调试人员的素质要求高(磨制或铲刮难度大)。
专利号:201310693389.8公开了一种升降机构,其侧板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侧板上安装着底座;左支撑板安装在侧板上,右支撑板安装在底座上;左、右支撑板的中间内部安装有固定板,上部安装有盖板;升降电机固定座装在右支撑板的右侧,升降电机装在升降电机固定座上,升降电机下连着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连接;从动轮与丝杠连接,丝杠依次穿过固定板和安装机构,其上端连接在盖板上;安装机构的侧立板有两个,两个侧立板的上部固连着上板,下部固连在安装板上;侧立板上设有滑块,滑轨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板内侧壁上,且滑块配合安装在滑轨上;上板上部通过弹簧和导柱连接着压板。安装机构通过升降电机的驱动,皮带的传动,带动丝杆使其下移。该专利单纯采用滑块配合安装在滑轨上进行滑动连接,抗冲击性能差,不适合复杂多面受力情况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高精度重负载面轨复合配合升降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高精度重负载面轨复合配合升降装置,包括外箱和升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包括固连在一起的前箱板、后箱板、左箱板、右箱板和顶盖板,所述前箱板、后箱板、左箱板和右箱板成矩形合围,所述顶盖板与前箱板、后箱板、左箱板和右箱板垂直固设于顶面,所述升降体包括内箱体和顶驱动装置,所述前箱板内表面具有凸起的前高精度凸面,所述前高精度凸面与内箱体的前端面竖直方向面接触配合,还包括左滑块滑轨和右滑块滑轨,所述内箱体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滑块滑轨和右滑块滑轨与左箱板和右箱板滑动连接,所述左滑块滑轨和右滑块滑轨均竖直设置,所述左箱板和右箱板内表面上分别具有凸起的左精加工凸块和右精加工凸块,所述左滑块滑轨和右滑块滑轨的滑轨别安装于左精加工凸块和右精加工凸块上,所述左滑块滑轨和右滑块滑轨的滑块部与内箱体固连,所述驱动装置固设于顶盖板顶面,所述顶驱动装置通过丝杆与内箱体传动连接,控制所述内箱体沿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左滑块滑轨和右滑块滑轨分别有1~2条。
进一步的,所述后箱板内表面具有凸起的后高精度凸面,所述后高精度凸面与内箱体的后端面竖直方向面接触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锁紧杆,所述锁紧杆依次穿过前箱板、内箱体和后箱板,通过旋转锁紧杆上的螺母,可将内箱体夹紧于前箱板与后箱板之间,消除丝杆间隙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得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得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4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锯齿互锁式沉降自动补偿钢枕
- 下一篇:吊车安全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