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柔软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5284.7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7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管文武;朱俊;张尔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53/00;C08L51/06;C08K13/02;C08K3/22;C08K5/5425;C08K5/14;C08K5/20;C08K3/34;C08K3/26;C08K13/04;C08K7/24;C08K5/54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柔软 塑性 低烟无卤 阻燃 烯烃 电缆 | ||
一种耐高温柔软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属于电线电缆护套或绝缘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其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基体树脂100份;无机阻燃剂100~150份;阻燃协效剂3~10份;硅烷偶联剂1.0~2.0份;过氧化物0~0.1份;润滑剂1~4份;抗氧剂2.0~4.0份;其中,所述的基体树脂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构成:乙烯共聚物25‑60份、烯烃嵌段共聚物20‑55份和相容剂10‑25份。保证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柔软度;使得共混后所制得的热塑性电缆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又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同时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保证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又进一步降低了材料的硬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线电缆护套或绝缘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柔软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普遍以PE/EVA作主要基材,且添加有大量无机阻燃剂,硬度超过95A,使制得的电缆手感僵硬,难以完全扭转,易开裂。典型的如CN1796450A(一种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采用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或乙烯-丁烯共聚物弹性体可改善热塑性低烟无卤聚烯烃电缆的柔软性,但是由于材料的乙烯共聚物的熔点在80℃以下,因而制得的电缆料在105℃耐温等级即135℃*168h老化条件下易发生融化变形,且制得的大规格电缆按GB/T12706中热变形测试方法需在80℃经受较大的压力,于是导致电缆的高温热变形难以达标。
随着磷氮阻燃剂的发展,许多研究人员将磷氮系阻燃剂引入低烟无卤聚烯烃中,其阻燃效果好添加量小,往往配方中30~50%(质量百分比)磷氮阻燃剂即可达到传统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阻燃性能,因此也可极大降低材料硬度。如发明专利公布号CN103265752A(一种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电缆料)中就采用了有机硼酸盐和磷氮阻燃剂复配。但目前此类有机阻燃剂往往不耐析出和耐迁移性差,尤其经过长期热水浸泡(70℃*168h)后容易析出,且材料难以满足GB/T32129-2005中对低烟无卤电缆料浸水后机械性能变化率的要求,另外其成本也远比无机阻燃剂高。
也有相关研究者采用丙烯基弹性体来改善材料柔软性,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1397380B的(一种耐高温柔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此类弹性体既可改善材料的柔软性,又能将热塑性低烟无卤聚烯烃电缆料耐热等级从通常的70℃及90℃提升至105℃,但此类丙烯基弹性体因存在下述难以克服的缺陷导致其应用上的局限性,丙烯基弹性体玻璃化转变温度大多在-30℃~-20℃,而PE玻璃化转变温度约在-70℃,常用于低烟无卤聚烯烃电缆料中的POE则在-60℃~-40℃,因此丙烯基弹性体脆化温度也远高于POE及PE。由此导致制得的电缆料低温性能较差,制得的电缆也很难通过-40℃或更低温度的卷绕试验及低温拉伸试验,在低温环境下安装敷设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变硬脆化甚至开裂,限制了电缆的使用范围。
鉴于上述,柔软型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具体而言,如何在保持材料良好柔软性的前提下,将其耐温等级提升至105℃,同时保持有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提高耐热性、柔软性以及耐低温性能而藉以拓展电缆应用范围的耐高温柔软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耐高温柔软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其是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成:
其中,所述的基体树脂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构成:乙烯共聚物25-60份、烯烃嵌段共聚物20-55份和相容剂10-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5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