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锌工序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7026.2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英;王言峰;韩冰;张斌;宁扬;史文;刘立学;孙璐;姚永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6 | 分类号: | C23C2/26;C23C2/06;C23C2/40;C22C38/00;C22C38/38;C22C38/04;C22C38/02;C22C38/26;C22C38/28;C22C38/22;C22C38/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锌 工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镀锌技术领域涉,具体涉及一种镀锌工序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汽车机械制造业也得到飞速发展。随着人们对减排及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双相钢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随着镀锌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镀锌产品的耐蚀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厚锌层产品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镀锌双相钢由于受镀锌线带钢入锌锅温度(460℃)的影响,生产难度较大。镀后冷却所处的温度范围为贝氏体转变区,如果冷却模式不合理双相钢中马氏体量获得不足,导致性能命中率差。同时生产厚锌层产品由于镀层冷却区域是锌层结晶冷却区域,如果冷却模式不合理,会造成锌结晶无规律边部首先结晶的晶粒在带钢中部延伸,形成鱼刺缺陷,同时表面均匀性差。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合理的控制镀后冷却模式,在生产双相钢时,保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快速降温,获得足够的马氏体,保证双相钢的性能命中率。同时可以使厚锌层产品快速结晶,避免厚锌层产品的鱼刺缺陷及表面均匀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镀锌工序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镀锌双相钢组织获得及厚锌层表面质量提高。本发明通过调整镀后冷却模式使镀锌双相钢组织获得理想的金相组织(马氏体含量)进而保证双相钢性能的命中率,或提高厚锌层表面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镀锌工序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为控制镀锌生产线镀后冷却模式,自锌锅向冷却塔方向由下到上,镀后冷却风机各段风机的开度如下:1#风机:45-95%,2#风机:45-95%,3#风机:45-60%,4#风机:25-50%;塔顶辊温度≤170℃。
本发明所述方法要求带钢厚度为0.6~2.5mm。
本发明所述方法应用于镀锌双相钢及厚锌层钢产品。
本发明所述带钢厚度H,0.6mm≤H≤0.8mm,带钢运行速度≥110m/min;0.80mm<H≤1.20mm,带钢运行速度≥100m/min;带钢厚度1.20mm<H≤1.50mm,带钢运行速度≥95m/min;带钢厚度1.50mm<H≤1.80mm,带钢运行速度≥85m/min;带钢厚度1.80mm<H≤2.5mm,带钢运行速度≥75m/min。
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镀锌双相钢,加热和均热温度为800±20℃,缓冷温度为700±30℃。
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厚锌层钢产品对加热温度、均热温度、缓冷温度无要求
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镀锌双相钢的带钢化学成分及质量分数如下:C:0.05-0.25%,Mn:1.2-2.2%,Si:0.10-0.60%,Cr:0.30-0.90%,Nb≤0.060%,Ti≤0.075%,Mo≤0.30%,S≤0.015%,P≤0.020%,Als:0.020-0.06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厚锌层钢产品对带钢化学成分组成无要求。
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镀锌双相钢,还包括冷轧工序,所述冷轧工序的压缩比为50-75%。
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厚锌层钢产品,还包括冷轧工序,所述冷轧工序的压缩比无要求
本发明设计思路如下: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根据普通产品的生产经验,镀后冷却风机的开度都是平均分配风机的开度。本发明主要是通过控制镀后冷却模式,在生产镀锌双相钢时,使带钢在贝氏体转变区尽量少的停留,加大出锌锅后的冷速(前几台风机的开度),保证马氏体的转变量,避免过多的贝氏体转变影响产品的抗拉强度。同时为了保证一定的冷速,还要保证一定的生产线速度。
在生产厚锌层产品时,由于镀后冷却不合理,边部散热快,带钢中间如果冷速慢的话,边部首先结晶的锌晶粒就会向高温区扩散,形成鱼刺形的缺陷。通过摸索试验,镀后冷却风机开度自锌锅向冷却塔方向由下到上,开度依次减小,保证带钢在出现锌锅后以最快的速度达到结晶点。避免锌晶粒的自由生长。这样可以大大改善厚锌层产品的表面质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合理控制镀后冷却模式,控制喷冷风机的开度,使带钢在贝氏体转变区尽量少的停留,加大出锌锅后的冷速,保证马氏体的转变量,避免过多的贝氏体转变影响产品的抗拉强度利于双相钢马氏体及铁素体获得。2、本发明能够控制厚锌层(200g/m2/双面)表面出现的鱼刺缺陷。3、本方法生产的镀锌双相钢产品性能命中率高,合金添加量少;厚锌层产品无鱼刺缺陷,表面均匀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7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