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控制单元灌封结构及封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7266.2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5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阮生甡;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控制 单元 结构 封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控制单元灌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至少一侧敞开的底壳;2)将印刷电路板安装在底壳上;3)在底壳的至少一个敞开侧安装工装治具,使得底壳和工装治具共同围成可容置灌封胶的容置空间;4)向容置空间中注入灌封胶,待灌封胶固化后移除工装治具;以及5)安装上盖,得到电池控制单元灌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池控制单元灌封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简化了底壳模型、产品结构和工艺,节约了成本;2)灌封范围不受产品限制,可设计成各种形状的灌封结构;3)通过工装治具拼接形成的空隙减少了灌封胶固化后内部气泡的产生,提高了灌封性能;4)减轻了灌封结构的重量。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池控制单元灌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控制单元灌封结构及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灌封工艺是将各类成分的灌封胶用机械或手工方式灌入装有元件等的器件(类似容器)内,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使灌封胶固化转变成为性能优异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从而达到粘接、强化、密封、灌封和涂覆保护的目的。
目前,常见的电池控制单元灌封结构是在一个开口的容器槽内注入灌封胶来实现密封等功能,请参阅图1所示。该结构包括上盖10、印刷电路板20以及一个类似容器结构的底壳30。这种传统灌封结构工艺过程请参阅图2所示:①将印刷电路板20放入类似容器结构的底壳30中固定好;②注入事先混合好的灌封胶水;③待胶水固化后将上盖10固定好,得到灌封结构。
但是,现有的槽型灌封结构需要足够的空间才能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对产品的轻量、集成等要求越来越高,质量轻、尺寸小、功能齐全的产品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的电池控制单元灌封结构已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质量轻、尺寸小的电池控制单元灌封结构及封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质量轻、尺寸小的电池控制单元灌封结构及封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控制单元灌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至少一侧敞开的底壳;
2)将印刷电路板安装在底壳上;
3)在底壳的至少一个敞开侧安装工装治具,使得底壳和工装治具共同围成可容置灌封胶的容置空间;
4)向容置空间中注入灌封胶,待灌封胶固化后移除工装治具;以及
5)安装上盖,得到电池控制单元灌封结构。
作为本发明电池控制单元灌封方法的一种改进,步骤4)中,还包括对灌封胶进行真空处理,灌封过程在真空环境内进行。
作为本发明电池控制单元灌封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工装治具包括表面光滑的挡块或带双面胶的PC片。
作为本发明电池控制单元灌封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挡块由铁氟龙制成。
作为本发明电池控制单元灌封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开设有溢胶槽。
作为本发明电池控制单元灌封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溢胶槽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两侧和/或中央,直径大于2mm。
作为本发明电池控制单元灌封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壳上设有若干压铆螺母,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对应设有若干与压铆螺母对应的螺钉孔,所述印刷电路板和底壳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电池控制单元灌封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壳上设有若干螺钉孔,所述上盖上对应设有若干与螺钉孔对应的压铆螺母,所述上盖与底壳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电池控制单元灌封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壳相对两侧通过弯折、冲孔成型形成两侧敞开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7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柜报警箱卡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透明防爆操作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