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尿素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7424.4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彭凡;刘少华;叶杨欢;杜佳敏;叶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励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17 | 分类号: | A61K31/17;A61K9/06;A61K47/06;A61K47/32;A61K47/38;A61K47/42;A61K47/36;A61P17/16;A61P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尿素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尿素的新用途,特别是在预防和/或治疗电焊辐射导致的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电焊(electric welding)又称电弧焊,是通过焊接设备产生的电弧热效应,促使被焊金属的截面局部加热熔化达到液态,使原来分离的金属结合成牢固的不可拆卸的接头的工艺方法。这一过程中物体温度可达2000~20000℃,会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凡物体表面温度达1200℃以上时即可产生红外和紫外辐射)。
调查发现电焊产生的辐射会对作业人员面部、手部皮肤产生严重的损伤。其中对皮肤具有危害的主要是高强度的紫外线和红外线。
紫外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UV)又称紫外线,是指波长在100~400nm 的电磁波。根据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及辐射波段的不同,可分为长波紫外线 (UVA,波长为315~400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15nm)和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80nm)三大类。紫外线被物体吸收后可产生光电作用、荧光作用、光化学作用和生物抑生作用。适量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具有杀菌作用,并调节和改善神经、内分泌、循环、消化、血液、呼吸、免疫系统以及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但如果人体受到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光化学反应,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
调查显示,电焊紫外辐射导致的皮肤损伤的症状及体征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是:灼热刺痛(48.7%)、皮肤痒(39%)、色素沉着(31.9%)、皮肤潮红(25.4%)、感觉迟钝麻木(12%)、斑疹丘疹(10.1%)、疣状赘生物(3.7%)。长期经受紫外线辐射的还会诱发皮肤癌。
紫外线损害皮肤的机制包括:(1)灼热刺痛与红外线和紫外线照射引起的血管扩张有关。(2)红斑主要由UVB所致,是紫外线照射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的结果。这种血管反应被认为是光化学性反应和反应性氧直接和间接作用于靶细胞的结果,它与DNA损伤有关,特别是与嘧啶二聚体的产生有关。红斑的产生伴随着分子和细胞的生物学改变,包括皮肤表皮层出现日晒伤细胞和真皮层炎症细胞的浸润。(3)皮肤过度色素沉着主要是UVA所致,红外线有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UVA波段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诱导产生的氧自由基上调酪氨酸酶的表达,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使黑素形成增多、黑素细胞增大、分支增多,从而使皮肤过度色素沉着。
红外辐射(infrared radiation,IR)即红外线,亦称热射线,是波长在0.76μm 至1000μm的长波范围的非电离电磁波。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 (IRA,760~1440nm);中红外线(IRB,1440~3000nm)和远红外线(IRC,3000 nm~1000μm)。
红外线在具有小光子能的波长范围内,因此,如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则它使人体的温度升高,但已经认为红外线是对人体没有不利影响的光线。基于其温热效应,适量红外线照射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加快伤口愈合等有益效果,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然而,较短波长范围的红外线(760~3000nm),可以按照与紫外线相同的方式引起皮肤癌。此外,电焊过程中,高强度、长时间的红外线照射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皮肤损伤。
电焊红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主要症状及体征表现为:皮肤潮红,灼热刺痛,烧烫伤。其损害皮肤的机制包括:(1)较大强度的短时间红外线照射,产生大量热能,导致皮肤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从而出现红斑反应,停止照射后红斑消失;(2)红外线反复照射,局部可出现色素沉着,这与热作用加强了血管壁基底细胞层中黑色素细胞的色素形成有关;(3)红外线过量照射,特别是近红外线,除发生皮肤急性灼伤外,还可透入皮下组织,加热血液及深部组织。
目前为了避免或减少电焊辐射导致的手部和面部的皮肤损伤,多采用加强自身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防护面罩、护目镜和设置焊接隔离屏障等措施。然而,目前由于大量的电焊工及辅工缺少防护意识和必备的防护装备,加之这种物理防护措施很难做到完全隔绝电焊辐射,每年因电焊辐射导致的皮肤损伤的现象仍然高频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励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励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7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规
- 下一篇:α-亚麻酸作为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调节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