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8135.6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4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王志强;朱昌荣;刘官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格车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1 | 代理人: | 寇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及方法,应用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其中,该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通过通讯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于采集车身信号和变速杆的档位信号并输出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与通讯单元相连接,用于处理车身信号及档位信号,根据处理结果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通讯单元将控制指令发送给驱动输出单元;驱动输出单元,通过通讯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于接收中央控制单元发送的控制指令,并输出给对应的车身执行部件;内部电源单元,用于为上述各功能单元提供电力支持。上述车身控制系统及方法,可节约车身控制系统硬件的总成本,增加车身控制系统功能的集成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汽车价格逐步降低,为了提高车辆的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往往会在车辆中增加更多的实用功能与智能设备,如:自动变速换挡功能。电控机械自动波(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是在机械变速器(手动波)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主要改变手动换档操纵部分。即,在总体传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挡的自动化。因此AMT实际上是由一个机器人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档的两个动作。由于AMT能在现生产的手动波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继承性好,投入的费用也较低,容易被生产厂接受。
AMT自动变速箱档位操纵开关信号采集变换系统模块,是指将与操纵杆相关联的指示、动作开关、档位锁定控制等信号输入、输出集成到车身控制器当中,再通过总线将所有相关联信号发送给AMT的执行电脑,从而完成变速动作。现有技术中,AMT自动变速箱档位操纵开关信号采集变换系统模块(变速杆信号采集模块)与BCM(Body Control Module,车身控制模块)通常均为单独的模块,因此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身控制系统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信号采集单元、驱动输出单元、通讯单元以及内部电源单元;
其中,所述信号采集单元,通过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于采集车身信号和变速杆的档位信号并输出给所述中央控制单元;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通讯单元相连接,用于处理所述车身信号及所述档位信号,根据处理结果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通讯单元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驱动输出单元;
所述驱动输出单元,通过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并输出给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车身执行部件,以控制所述车身执行部件执行对应的操作,所述车身执行部件包括所述变速杆的控制部件;
所述内部电源单元,外接电池组,用于为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所述驱动输出单元以及所述通讯单元提供电力支持。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身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信号采集单元采集车身信号以及变速杆的档位信号;
对所述车身信号和所述档位信号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生成控制指令;
将所述控制指令通过驱动输出单元,发送给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车身执行部件,以使所述车身执行部件执行对应的操作,所述车身执行部件包括所述变速杆的控制部件。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通过在同一个信号采集单元集成分别用于采集车身信号和变速杆的档位信号的两个功能模块,并利用同一个中央控制单元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相较于现有的变速杆信号采集模块与车身控制模块并立的结构,可以提高单个元件的利用率,节约车身控制系统硬件的总成本,增加车身控制系统功能的集成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格车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格车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8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