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作间式抛光粉尘监测与清除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8433.5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0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潘天红;孙雪雁;王军锋;陈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间 抛光 粉尘 监测 清除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工作间式抛光粉尘监测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间外壁(1)、抛光粉尘监测装置(3)、抛光粉尘清除装置;
所述粉尘监测装置(3)包括粉尘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MCU和显示屏,每组传感器将数据传入MCU中,再经过数据处理后显示在对应的显示屏上;
所述粉尘清除装置包括隔板(14)、进风口(5)、水槽(11)、水泵(13)、低压喷雾器(10)、空气挡板Ⅰ(8)、空气挡板Ⅱ(9)、粗过滤网(7)、细过滤网(6)、出风口(4);所述隔板(14)垂直设置在工作间外壁(1)的中后部位置,与工作间外壁的后面板形成粉尘气流通道;所述进风口(5)和所述出风口(4)设置在工作间外壁(1)的顶面,所述进风口(5)与抛光工作台(12)位置对应,所述出风口(4)与所述粉尘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水槽(11)位于所述隔板(14)下方,与所述隔板(14)之间有缝隙供气流进入;所述水泵(13)放在所述水槽(11)里;所述低压喷雾器(10)与所述水泵(13)相连;所述空气挡板Ⅱ(9)、空气挡板Ⅰ(8)依次位于低压喷雾器(10)上方,两者交错安装,让气流呈S形流通;所述粗过滤网(7)、所述细过滤网(6)位于空气挡板Ⅰ(8)、空气挡板Ⅱ(9)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间式抛光粉尘监测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处设有进气扇,所述出风口(4)处设有排气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间式抛光粉尘监测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间外壁(1)上设有门帘(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作间式抛光粉尘监测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帘为PVC软塑料门帘(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间式抛光粉尘监测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粉尘监测装置(3)有5个,分别安装在工作间的进风口(5)附近、出风口(4)附近、隔板(14)下端、及工人头部位置所对应的工作间外壁内部的左右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间式抛光粉尘监测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间外壁(1)由合金铝骨架、塑料板的外壳面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工作间式抛光粉尘监测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间外壁(1)罩在抛光工作台(12)上。
8.一种工作间式抛光粉尘监测与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过程和清除过程:
所述监测过程:将5个粉尘监测装置(3)分别安装在工作间的进风口(5)附近、出风口(4)附近、隔板(14)下端、及工人头部位置所对应的工作间外壁内部的左右两端,以全方位测量工作间的抛光粉尘浓度及温湿度,经MCU处理在显示屏上显示;
所述清除过程:空气从进风口(5)进气扇进入,与加工所形成的抛光粉尘混合,流过隔板下方与水槽(11)之间的间隙,经过低压喷雾器(10)并在空气挡板Ⅰ(8)、空气挡板Ⅱ(9)处减慢流动速度以使得与低压喷雾器(10)形成的水雾充分接触而沉淀,完成第一次净化;之后,抛光粉尘通过粗滤网(7)完成第二次净化;再通过细滤网(6)完成第三次净化;最终净化完成的空气通过带排气扇的出风口(4)排放至外界空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84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