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动液压装置及用其产生脉动液压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8585.5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2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吴量;苏海迪;常雪;朱书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6/02 | 分类号: | B21D26/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3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动 液压 装置 产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板件或管材加工的液压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脉动液压装置及用其产生脉动液压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成形技术是一种先进制造技术,成形原理是通过在待成形件内部施加内压力,使其在给定型腔内发生塑性变形并与模具内表面贴合,直至获得所需形状的板材或管材零件;与常规加工技术相比,具有需要的原材料、加工次数和所需要的模具数量少,零件的尺寸精度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在机械加工行业特别是在汽车制造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常规液压成形技术一般采取的加载路径为线性加载或折线加载,线性加载存在的不足是:
1.在生产大型异性结构件时,由于成形形状复杂,待成形件与模具接触面积增大产生较大摩擦力,造成材料成形过程中补料困难,容易导致待成形件壁厚过度减薄而发生破裂;
2.贴模性比较差,严重影响管材(板材也行)成形性能,所需成形压力较高;
折线加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成形缺陷的产生,但依然不是最佳的加载路径。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业内提出了脉动加载的液压成形方式,即在内高压成形中,液压力P按照一定的频率和振幅变化,使待成形件最终成形,这种加载方式类似摩擦系数的减少,可以延迟起皱与破裂的产生,有效避免材料的局部减薄,成形结果更均匀,可明显提高材料的成形性能;脉动加载需要产生脉动液压力,目前多采用数控系统,通过改变脉动加载参数改变脉动液压力,存在的问题是成形复杂,而且数控系统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脉动液压装置以及用其产生脉动液压力的方法,以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脉动液压装置,包括底座、液压腔体、活塞杆以及振幅调节机构,所述液压腔体安装在底座上,其内腔设有水平布置的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以及垂直布置的活塞滑道,所述进油通道与液压腔体左侧的进油口连通,出油通道与液压腔体右侧的出油口连通,进油通道与出油通道交汇处与活塞滑道连通,所述活塞杆安装在液压腔体上部,其下端伸进活塞滑道与活塞滑道滑动配合,其上端与振幅调节机构传动连接,振幅调节机构与电机Ⅰ传动连接,电机Ⅰ与控制器电连接并由控制器控制其转动速度;通过改变振幅调节机构的频率和振幅从而实现在出油通道输出相应频率、振幅的脉动液压力。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振幅调节机构包括行程转盘、连接杆和调节杆,所述行程转盘上设有位于不同半径圆弧上的行程调节孔,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行程调节孔与行程转盘铰接,另一端与调节杆的上端铰接,调节杆的下端与活塞杆螺纹连接,行程转盘与电机Ⅰ传动连接,电机Ⅰ转动时,带动行程转盘转动并通过连接杆带动调节杆和活塞杆上下运动,从而将行程转盘的转动转变为活塞杆的直线往复运动。
更进一步:所述活塞杆包括活塞杆上端和活塞杆下端,活塞杆上端中心开有盲孔,盲孔内开有内螺纹,调节杆下端开有外螺纹,所述活塞杆上端通过盲孔与调节杆螺纹连接,活塞杆下端伸进活塞滑道与活塞滑道滑动配合;
所述活塞杆下端与活塞滑道之间设有密封圈。
其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产生脉动液压力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上述的一种脉动液压装置产生脉动加载所需的脉动液压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安装脉动液压装置:
S11.用进油液管和快速接头将液压腔体之进油口与液压泵连接,用出油液管和快速接头将液压腔体之出油口与液压型模连接,将连接部位密封好;
S12.在出油液管与液压型模之间接三通管座,三通管座上连接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的记录仪;
S2.排气充油:
启动液压泵,缓慢注入液压油将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内的空气排出,并使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充满液压油;
S3.绘制脉动加载曲线:
S31.通过液压泵向液压腔体施加径向液压力;
S32.启动振幅调节机构向液压腔体施加脉动力,在设定的径向液压力下改变振幅调节机构的频率和振幅,根据记录仪上读取出油通道所输出的脉动液压力,得到在设定的径向液压力下与振幅调节机构的不同频率和振幅一一对应的脉动液压力值,将其对应关系绘制成脉动加载曲线;
S33.调节液压泵改变向液压腔体施加的径向液压力;
S34.重复步骤S32,得到在不同径向液压力下的脉动液压力曲线;
S4.正式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8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轴四行程油压机
- 下一篇:一种液压水胀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