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引射器的膜冷却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8881.5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祝银海;姜培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1/58 | 分类号: | B64G1/58;B64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谢斌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冷却 引射器 飞行器表面 微孔 冷却剂 存储容器 抽吸孔 飞行器 高超声速飞行器 高压冷却剂 低压流体 高温表面 工作流体 冷却流体 冷却膜 热防护 流体 抽吸 流出 外部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引射器的膜冷却系统及方法,该膜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飞行器内部的冷却剂存储容器,开设于飞行器表面的抽吸孔和若干膜冷却微孔,以及与冷却剂存储容器、抽吸孔和膜冷却微孔连接的引射器。本发明方法采用高压冷却剂作为引射器的工作流体,抽吸飞行器外部低压流体,并将混合后的流体作为膜冷却的冷却流体,从引射器的出口流出后到达飞行器表面上的若干膜冷却微孔,并在飞行器表面形成冷却膜,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温表面的热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表面热防护系统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温表面的含引射器的膜冷却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飞行器的速度不断提升。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剧烈的气动加热作用使得飞行器外表面承受极高的热流密度,温度急剧上升,出现热障,严重时威胁飞行器的安全。因此,研制高效的热防护系统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目前研究较多的方式有:被动式热防护(烧蚀冷却、隔热防热、热沉防热;辐射防热);主动式热防护(热管散热、对流换热、发汗冷却、膜冷却)。被动式热防护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的优势,在飞行速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满足飞行器的表面热防护需求。但是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特别是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其表面温度非常高,已经超过了常规材料的使用温度上限,此时,采用被动式热防护将会引起一系列问题,比如热防护能力不足、飞行器外壁形状变化等等。此时主动式热防护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技术。
发汗冷却是指通过飞行器多孔表面渗出流体(液体或气体)达到防热的目的。发汗冷却防热的原理是,当液体或气体注入飞行器表面气体边界层时,使边界层结构改变,厚度增大,温度梯度降低,从而减小进入飞行器的对流传热。虽然这一方案很吸引人,但在工程技术上却极其复杂。膜冷却防热在防热机理上与发汗冷却防热基本相同,依靠为数不多的,在飞行器表面精心布置的小孔喷出液体或气体,在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液膜或气膜,将飞行器表面与高温气体隔开,降低进入飞行器的对流传热。膜冷却防热拥有上述发汗冷却防热的所有优点,但是在结构上要简单的多。由于膜冷却热防护需要利用冷却剂,随着壁面热负荷的提升,要求携带的冷却剂量越来越多,这势必影响到飞行器的性能。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冷却剂携带量,以满足目前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的需求,是急需探索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引射器的膜冷却系统及方法,具体为采用高压冷却剂作为引射器的工作流体,抽吸飞行器外部低压流体,并将混合后的流体作为膜冷却的冷却流体,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温表面的热防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引射器的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膜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剂存储容器,所述冷却剂存储容器设置于飞行器内部;抽吸孔,所述抽吸孔开设于所述飞行器表面;若干膜冷却微孔,所述膜冷却微孔亦开设于所述飞行器表面;引射器,所述引射器的高压进口、低压进口和出口经管路分别与所述冷却剂存储容器、抽吸孔和膜冷却微孔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剂存储容器内存储有气态冷却剂,且所述冷却剂存储容器和引射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态冷却剂为压缩空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剂存储容器内存储有液态冷却剂,且所述冷却剂存储容器和引射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增压阀。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液态冷却剂为水或氟利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抽吸孔的位置选择所述飞行器表面大气温度较低的部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膜冷却微孔的位置选择所述飞行器表面大气温度较高的部位。
一种利用上述系统实现的膜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8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姿态控制推力器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自旋空间碎片的捕获消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