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0779.9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4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煜镔;牛欣川;孙佳龙;陈静;黄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混凝土 配合 设计 方法 | ||
1.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胶凝材料组成;
2)对试配试件进行压实成型试验,结合试验和目测方法确定水胶比;
3)通过试配决定骨料级配及其体积用量,根据设计强度,控制压实试件的骨料间隙率比设计空隙率大23-27%,压实试件的骨料间隙率应小于捣实状态下的粗骨料骨架间隙率;
4)以预估的水泥用量为中值,按25Kg/m3的间隔变化,取5个不同的水泥用量,分别拌制混凝土,然后通过试验求出抗压强度,绘出水泥用量-强度关系曲线,通过内插的方法得到达到要求强度所需的最小水泥用量,由此确定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和拌合水用量;
5)微调骨料组成与水泥用量使多孔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及水泥在骨料之外的体积填充率合理,试拌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胶凝材料均是指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具体使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用的试模在0.05MPa下静力压实成型试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成型过程中试件不出现泌水、跑浆现象,脱模过程中不松散,目测试件不干涩、没有金属光泽,则水胶比适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控制压实试件的骨料间隙率小于捣实状态下的粗骨料骨架间隙率,并且压实试件的骨料间隙率比设计空隙率大10%-14%,根据设计强度,设计强度高则取高值,反之取小值。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在保持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先分别增减骨料用量1%,再分别增减5Kg/m3的水泥用量,再与已确定的材料组成分别成型5组试件,根据试验结果,综合考虑工作性、强度、耐久性情况确定最终单方混凝土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07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