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固定二氧化碳制备五元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1017.0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8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兵;张紫琦;于奕峰;陈金铸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7/36 | 分类号: | C07D31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固定 二氧化碳 制备 环状 碳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固定二氧化碳制备五元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在二氧化碳存在下,在有机相中,于密闭的高压釜内,以N‑杂环卡宾银(CNT/GN‑NHC‑Ag)为催化剂,催化炔丙醇转化成五元环状碳酸酯,反应时间为4~28h;反应温度为20~100℃;反应压强为0.1~5MPa;催化剂的用量与炔丙醇的质量比为60~100:45,催化剂的银负载量为5%~12%。本发明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易于实现,经济环保,原子利用率高,催化效率高,最优的转化率可达到99.9%,其选择性能达到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固定二氧化碳制备五元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几十年里,CO2排放量的增多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鉴于此,固定CO2显得至关重要。固定二氧化碳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膜分离、表面吸附、有机金属试剂催化、金属有机骨架和离子液体法等。随着化石燃料的过多消耗以及对环境影响,开发新能源也迫在眉睫,二氧化碳作为有吸引力的C1结构单元,其丰富、廉价、无毒性及不可燃性等优势备受关注。因此,充分固定CO2将其转化为实用的化学品成为探索和研究的方向。目前,研究相对比较多的是炔丙醇与CO2反应或者环氧类物质与CO2反应生成五元碳酸酯类物质,原因在于五元环状碳酸酯具有极好的光学性能,电绝缘性能,合成成本低,环保等多种优点。此外,环状碳酸酯也是性能优良的高沸点、高极性非质子溶剂,在有机合成、气体分离、化妆品、金属萃取及电池介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环状碳酸酯也是很有用的聚合材料的前体,更重要的是其生成的聚合材料也利于降解,这对环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9年,JeanFoumler,ChristianBrunaau和PierreH.Dixneuf通过利用PBu3作为催化剂,2-甲基-3-丁炔-2醇作为反应底物,反应温度为100℃,CO2反应压力为5MPa,反应时间为8h,其收率为98%,该反应优点在于反应时间相对较短,反应收率高。缺点在于该反应反应压力偏高,反应温度不太温和,催化剂相对用量偏大,PBu3常温下为液体不能回收,对空气和湿度敏感需要充氩保存,此外该催化剂价格相对昂贵,最终导致利用该方法制备环状碳酸酯有很多局限性,不能得到应用。有关炔丙醇催化环化反应,已有不少人做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大多数的催化体系还普遍存在本身不够稳定,催化活性不高,催化剂不能回收利用,制备过程需要有毒溶剂和反应条件苛刻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利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作为载体的稳定性、高比表面积与良好的导电性能及N-杂环卡宾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通过载体与N-杂环卡宾配合物的嫁接进而提供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的催化炔丙醇制备五元环状碳酸酯的方法,便于回收催化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化学固定二氧化碳制备五元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在二氧化碳存在下,在有机相中,于密闭的高压釜内,以碳纳米管或石墨烯为载体接枝的N-杂环卡宾银(CNT/GN-NHC-Ag)为催化剂,催化炔丙醇转化成五元环状碳酸酯,反应时间为4~28h;反应温度为20~100℃;反应压强为0.1~5MPa;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与炔丙醇的质量比为60~100 : 45,所述催化剂的银负载量为5%~12%。
优选的,上述化学固定二氧化碳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在二氧化碳存在下,在有机相中,于密闭的高压釜内,以石墨烯为载体接枝的N-杂环卡宾银为催化剂,催化炔丙醇转化成五元环状碳酸酯,反应时间为24h;反应温度为80℃;反应压强为3MPa;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与炔丙醇的质量比为80:45,所述催化剂的银负载量为9.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1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