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秸青贮饲料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1741.3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9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良;黄胜远;江喜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寿县康瑄山羊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30/15 | 分类号: | A23K30/1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22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秸 青贮饲料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牧业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秸青贮饲料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总量约占全球秸秆总量的20%。其中,玉米秸秆资源量最大,约为2.43亿t,占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的34.7%。随着玉米秸秆产量的逐年增加,大量未被合理利用的秸秆既破坏生态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2015年1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力争到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到85%。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秸秆饲料化是秸秆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秸秆被动物吸收的养分则转化为肉和奶等,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实现资源循环,生产实践表明,在饲料化利用的各种处理方式中,青贮是秸秆饲用化中最经济和实用的一种方式。
《青贮玉米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介绍的青贮玉米秸加工工艺:收获→装填→密封贮存→取用。该工艺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包括:1)缺乏必要的揉搓处理,不利于青贮玉米秸饲料的质地改善;2)缺乏必要的化学调制,不利于青贮玉米秸饲料的品质改善;3)缺乏必要的汽爆处理,无法使青贮饲料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获得较大提高。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对其进行深度改进,以实现玉米秸的青贮品质更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生产一种高质量、高品质、口感细腻柔软的玉米秸青贮饲料,提高动物们的采食欲和采食量,促进其生长发育。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玉米秸青贮饲料生产方法,详述如下:
(1)适时收割玉米秸,并控制玉米秸的含水量适中;
(2)对玉米秸进行铡切和揉搓处理;
(3)向玉米秸上喷施尿素-食盐混合溶液;
(4)对玉米秸进行汽爆处理;
(5)玉米秸装填入窖并压实,排出窖内空气;
(6)密封窖口开始青贮;
(7)青贮结束取料饲喂。
上述中,步骤(1)所述的玉米秸的收获期是指玉米籽粒的乳熟期至腊熟期,玉米秸上有四片以上绿叶,含水量保持在为60~75%。
上述中,步骤(2)所述的玉米秸的铡切和揉搓由揉搓机来完成,铡切长度为3~5cm,铡切后经揉搓机揉搓成丝状。
上述中,步骤(3)所述的尿素-食盐混合溶液是将尿素、食盐、水按照重量比1~1.5∶2~3∶50的比例配制而成,向玉米秸上喷施时每1000kg玉米秸饲料喷施该溶液10~15kg。
上述中,步骤(4)所述的汽爆处理,是指将玉米秸装入到汽爆反应器中,在1.2~1.4MPa下处理5~10min。
上述中,步骤(5)所述的玉米秸在装窖时每装填30~50cm厚应压实一次,排出窖内空气,创造出厌氧发酵条件,如果不能一次装满,应用塑料薄膜盖住原料,待下次继续装填。
上述中,步骤(6)所述的青贮窖在密封时,是将原料装填至高出窖口30~40cm,用塑料薄膜压实盖严,再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一层5~10cm厚的稻草,最后在稻草上覆盖一层20~30cm厚的湿土压实。
上述中,步骤(7)所述的玉米秸青贮时间为40~50天。
上述中,步骤(7)所述的青贮饲料在取料时应由上到下垂直切取,尽量不要掏洞取料,尽量减小取料的横截面,且取料后应立即盖好封严,以防霉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使加工出的玉米秸青贮饲料柔软、蓬松、细腻,适口性好,有效改良青贮玉米秸的食用口感,提高其品质质量和营养价值,提高动物们的采食欲和采食量,促进其生长发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寿县康瑄山羊养殖有限公司,未经寿县康瑄山羊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17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苜蓿压窖青贮生产加工工艺
- 下一篇:芳香型香椿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