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1839.9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0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凤;王晓楠;商华;刘晓欣;毛艺纯;宋岩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45/06 | 分类号: | A61K45/06;A61K31/661;A61K31/192;A61K31/37;A61K9/48;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张波涛;管莹 |
地址: | 157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治疗 心肌 缺血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药物组合物以1‑磷酸鞘氨醇、萘普生和抗凝药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其中抗凝药物选自肝素、双香豆素、华法令、阿司匹林等,优选为双香豆素。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药物活性成分之间协同增效的多通路发挥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可改善心肌缺血性心电图变化和抗凝血。所述药物组合物可经口服或胃肠道外施用,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预防和缓解心绞痛、心肌梗死或缺血性心肌病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过量饮酒、营养摄入过剩、缺乏必要的运动及环境污染等,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据统计,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世界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心肌缺血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疾病之一,一般是指由于心脏的血液灌注的减少,导致了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失常,从而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病理状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有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的风险。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缺血已经不再仅是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威胁,开始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也已开始出现心肌缺血的相关症状,从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心肌缺血是由于心脏的血液灌注的减少所诱发,因此,目前,针对于心肌缺血的治疗主要集中于药物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集中于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供氧;使用β受体阻断剂减慢心率或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抑制心肌的收缩等,从而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溶栓药物等,预防或溶解血栓等。上述药物治疗往往仅能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并且副作用较大,甚至还会加剧相应症状,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简称S1P)是鞘磷脂代谢的中间产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其受体广泛表达于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等,因此,S1P可广泛发挥血管内皮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等作用,还可以降低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值、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增加心肌收缩力,从而可以在发挥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同时,有利于纠正心肌缺血时心肌的非正常工作状态。
本发明即是针对1-磷酸鞘氨醇进行研究,致力于开发出一种心肌缺血预防和治疗效果更好的药物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1-磷酸鞘氨醇的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以1-磷酸鞘氨醇、萘普生和抗凝药为活性成分。
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中1-磷酸鞘氨醇、萘普生和抗凝药的质量比为5-10∶5-10∶1-5,优选为6-8∶6-8∶2-4,更优选的为6∶6∶2、7∶7∶2、8∶8∶2、6∶6∶3、7∶7∶3、8:8∶3、6∶6∶4、7∶7∶4、8∶8∶4。
所述抗凝药选自:肝素、华法令、双香豆素等。
优选的所述抗凝药为双香豆素。
本发明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便于临床使用的药物剂型,所述药物剂型包括口服药物组合物或胃肠道药物组合物,所述口服药物组合物优选为片剂或胶囊剂,所述胃肠道外药物组合物优选为注射剂或冻干粉针剂。
在制备的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作为药物活性成分的1-磷酸鞘氨醇、萘普生和抗凝药的含量为药物组合物总重量的0.1-10%(重量)。
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组合物为胶囊剂,所述胶囊剂包括:1-磷酸鞘氨醇、萘普生和抗凝药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填充剂、润滑剂和明胶胶囊壳,所述填充剂选自淀粉、糊精、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所述润滑剂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或微粉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医学院,未经牡丹江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1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