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切贴胶结构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2489.8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6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鹏;张国增;冉献成;胡巍巍;史广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2 | 分类号: | B32B37/02;B32B37/12;B32B38/04 |
代理公司: | 苏州集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切贴 胶结 及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切贴胶结构及其成型方法,该模切贴胶结构包括离型膜、位于离型膜上的数个背胶及金属件,每一金属件与对应的背胶投射在离型膜片上的投影完全重合。藉由吸嘴将冲压后的金属件穿过第二上模板的第二通孔,并由第二上模板裁切背胶片,将背胶与金属件同时收容在第二通孔中,实现两者完全重合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切贴胶结构及其成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需要贴胶的模切贴胶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滑产品(如金属件)上需要贴上一层胶带,俗称背胶,以防止刮伤该金属表面,并且有利于解决水或灰尘等物质粘贴在金属件表面上,影响后续的制造工艺。
传统的方法是通过精密冲压模具在金属板上冲压数个金属件,在另一组模具中裁切数个与该金属件尺寸大小相同的背胶,并将该冲压后的金属件与背胶产品通过自动化设备或操作工人将两者贴合在一起,俗称贴胶,该成型工艺需要耗时更多的人力成本,且贴胶后的金属件与背胶无法对齐,容易出现错位,严重影响成品的密封性,如图1所示。
另外,现有成型方法也有将金属板件与背胶片同时放在模具中进行同时冲压裁切,但在该成型方法中,由于背胶片具有柔性,在裁切金属件时,会在金属件的外围生成毛边,若将模切金属件贴合到对应产品上时,该毛边会将水或其它脏污进入到电子设备中,影响电子设备防水性能。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模切贴胶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下堆叠材料中边缘对齐的模切贴胶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切贴胶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
第一步,将金属板放置在第一下模板与第一上模板之间,并冲压有金属件;
第二步,提供具有夹板及凸伸夹板的吸嘴的吸取装置,将该吸取装置的吸嘴吸取冲压后的金属件;
第三步,将背胶片放置在预先准备的第二上模板与第二下模板之间;该第二上模板具有收容吸嘴的第二通孔;
第四步,将吸有金属件的吸嘴穿过该第二上模板的第二通孔,并向下移动,直到金属件放置在背胶片上,然后将第二上模板下压裁切背胶片,该裁切后的背胶与金属件完全重合在一起。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上模板上设置有离型膜,且背胶片位于离型膜上侧。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下模板具有凸起,第一上模板具有对应该凸起的第一通孔,以使第一上模板下落时,成型上述金属件,且金属件收容在该第一通孔内。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吸取装置具有上夹板及凸伸出上夹板的吸嘴,该吸嘴穿过第一上模板的第一通孔内,并沿第一通孔内上下移动,且吸嘴具有下表面及贯穿吸嘴上下侧穿孔。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下模板呈平坦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切贴胶结构,包括背胶及覆盖在背胶上的金属件,该金属件与背胶的尺寸相同,且金属件的周边与背胶的周边对齐。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模切贴胶结构进一步包括离型膜片,上述背胶被夹持在金属件与离型膜之间,且相互粘合在一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切贴胶结构,包括离型膜、位于离型膜上的背胶及金属件,每一金属件与对应的背胶投射在离型膜片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背胶被夹持在离型膜与金属件之间。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背胶与金属件及离型膜相互粘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2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吸波防磁板材
- 下一篇:一种连续高压热固化复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