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清除水中青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2754.2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9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通;曾攀;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通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9/10 | 分类号: | A01N59/10;A01N59/06;A01N37/02;A01N25/12;A01P1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11493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清除 水中 青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除水中青苔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青苔是一种兼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能快速繁衍的藻类生物,其能适应各种生长环境和水体条件,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其中,青苔更容易生长于清澈、水流缓慢和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随着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排放的增加,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导致青苔更疯狂地繁殖。然而,青苔的大量繁殖会引发一系列的水体问题:大量生长的青苔夜间需要消耗大量氧气,造成水体缺氧以致水生动植物缺氧死亡,而死亡的水生动植物进一步使水体环境恶化;另外,大量繁殖的青苔会缠绕水中鱼、虾等鱼类,造成鱼、虾死亡,并且青苔的存在亦会影响工程景观的美观效果。因此,需要对水中的青苔进行清除治理,以保护水体环境。
现有技术,清除青苔的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清除、生物调控和化学清除。其中,人工清除方式是采用人工捕捞,不但耗时费力,且丝状藻极易攀附于水草生长,捕捞时极易损伤植物叶片,以致破坏植物的生长状况,并且人工清除不能清除的青苔孢子和组织,使得青苔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生长;而生物调控则是以藻食性动物的方式清除青苔,然而藻食性动物数量投放有限,也使得生物调控方式的效果并不显著。而化学清除的方式则是使用药品抑制藻类的生长,具有节省人力和清除效果明显的优点,是清除青苔方式中的常用手段。
目前,化学清除的方式中,常用的化学药品有:硫酸铜、青苔净、生石灰。然而,使用三种化学药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硫酸铜的危害性:硫酸铜吸水性强进而难以控制硫酸铜在水体中的实际浓度,并且硫酸铜含有强毒性的重金属铜离子,容易在底泥残留重金属,以致水生动物体内重金属中毒;第二、青苔净的危害性:青苔净主要是二甲基三苯基氯化磷,二甲基三苯基氯化磷通过活性基团与丝状藻类的蛋白质迅速结合形成络合物,进而降低植物表面张力,从而使藻类在水底失活致死,然而这种清除方式不仅致死青苔,还能致死其他植物,不利于水中动植物的生长;第三、生石灰的危害性:生石灰既能杀菌消毒,亦能抑制青苔生长,然而生石灰会引起水体底质钙化的问题,从而影响水中生态系统。
因此,为进一步推广化学清除青苔的方式,亟需对化学清除的方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清除水中青苔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水体中快速有效地清除青苔,并且具有环保、易于操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用于清除水中青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药品:分别准备一定量的过氧化钙、二氧化氯消毒剂和醋酸,并将所述过氧化钙粉碎至一定目数;
步骤二、投放药品:把准备好的过氧化钙投到含青苔的水体中,所述过氧化钙在水中反应一定时间后,投入准备好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所述二氧化氯消毒剂在水中反应一定时间后,投入准备好的醋酸,所述醋酸在所述含青苔的水中反应一定时间;
其中,投放药品时需控制一定的频率,以及控制每天投放次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二中,所述过氧化钙在水中反应3~10min后,投入准备好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所述二氧化氯溶液在水中反应3~10min后,投入准备好的醋酸,所述醋酸在所述含青苔的水中反应3~10min。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氧化钙、所述二氧化氯消毒剂和所述醋酸之间的投放重量比是1:0.5~1:4~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氧化钙、所述二氧化氯消毒剂和所述醋酸均以散点喷射的方式投入到含青苔的水体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氧化钙、所述二氧化氯消毒剂和所述醋酸均通过注射器皿或喷雾器皿以散点喷射方式投到含青苔的水体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醋酸在含青苔的水体中的浓度是2~5ml/m3。
上述技术方案中,投放药品的频率是5~7天,每天投放2次。
上述技术方案中,投放药品的频率是6天,所述每天投放2次具体是早、晚各投放1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氧化钙粉碎至20~30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氧化钙粉碎至20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通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通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2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